德国JU-87轰炸机有哪些型号?

如题所述

1937年初开始生产第一种正式量产型Ju87A-1,它使用尤莫210D(680HP)引擎,制造中途又换装新的HPAIII螺旋桨

Ju 87A-2当时德国空军计划编成6个俯冲轰炸团,有4个装备Ju87“斯图卡”,它们是I./St.G.162、II./St.G.162、I./St.G.262和I./St.G.165。每团拥有36架Ju87,各团部另有3架。

Ju87A-1在空载时最高时速320公里,挂250公斤炸弹时只有294公里,以260公里时速航程998公里。

1937年初春,I./St.G.162“殷麦曼”轰炸团将老式Hs123轰炸机换成了Ju87,同年改名为St.G.163并加入“兀鹰军团”开赴西班牙参加该国内战。从这时起,Ju87将起落架罩缩小成为二段式,这种起落架罩成为大部分“斯图卡”的标准装备。

1937年后半,Ju87A-2出现。它使用带2段变速的尤莫210Da引擎,飞行员和机枪手拥有"EiV”联络装置。A-2还将方向舵的边角改得更圆滑。

随着强力的尤莫211A1(1,000HP)引擎研制成功,容克斯从1937年后半年开始重新设计斯图卡的机身部分,并以V7型为基础制造了10架称为B-0型的样机。它使用容克斯VS5或VS11型木制螺旋桨。

Ju 87B-1,近处为29-8号,远处为29-7号与A型相比,B系列除了机翼和水平尾翼之外均作了大幅度改动。由于引擎功率增大,因此即使驾驶员和机枪手都在舱内也可以携带500公斤炸弹;另在每侧机翼下面新增的2个挂弹架更增加了4枚50公斤炸弹的携带量(但是这时机腹炸弹最重只能为250公斤,也就是说总载弹量最大为500公斤);在左翼加装的MG17型机枪也加强了空中生存能力。

J 87B-2在东部战线,机翼下挂有50公斤SC50炸弹B系列最早的生产型—B-1型于1938年10月开始下线,它使用功率更加强劲的燃料直喷式尤莫211Da(1,200HP)引擎,一共生产出952架之多。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烽火在欧洲燃起之时,德国空军拥有9个俯冲轰炸团的斯图卡、加上海军的4.(St.)/TraegerGr.186(第186舰载机团第4俯冲轰炸大队)总共是348架,其中有300架能够作战。Ju87B“斯图卡”向波兰投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上的第一枚炸弹,在历时4个星期的波兰战役中被敌军地面火力击落的斯图卡仅有31架。

1940年夏季,后续型号B-2型研制成功。它沿用了B-1型的引擎但是改用更宽的容克斯VS11型木制螺旋桨,另加装了推进式排气管和油压式散热器挡板。在只乘坐1人的情况下B-2型能够携带1,000公斤炸弹。此外还有2种装备供择其一安装:FuG25型敌我识别装置或者PeilGIV型测向仪(装备在机身下)。

在野战工厂按部队要求还改装了一批Ju87B系列称为U系列,其中有改进了机内联络装置的U-2型、额外追加装甲用作近距离支援的U-3型、装有滑橇的U-4型,和装备滤砂器和生存部品的Trop型即非洲热带型。

早期斯图卡的致命缺陷是航程过短,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容克斯公司紧急研制出Ju87R型方案。它在每侧机翼内加装150升油箱并在翼根处加装250升油箱,此外还备有容量300升的副油箱一个,虽然航程大增但是载弹量锐减至仅250公斤。1940年春季利用B-1型改装的Ju87R-1参加了入侵丹麦和挪威的战斗,1941年利用B-2型改装的Ju87R-2也首次出现在地中海战场。此外,亦有改进了机内联络装置的Ju87R-3和热带型的Ju87R-4投入战斗。

Ju 87C-1舰载机,机翼已经折叠1938年,德军决定为在建的“齐柏林伯爵号”航空母舰配备俯冲轰炸机大队,为此特别开发了舰载型Ju87C。此型号以B型为基础加装了离舰弹射装置、着舰钩和气囊(可在水面迫降时保护乘员),最大的特点是主起落架可以自行抛弃。和很多舰载机一样,Ju87C的机翼可以手摇折迭以节省空间,翼尖被削平所以机宽比B型短了80厘米。C型为了增加航程而率先安装了300升副油槽(比R型要早)。

由于Ju87C没有立即投产,因此1938年12月编成的4.(St.)/TraegerGr.186(第186舰载机团第4俯冲轰炸大队)都装备Ju87A。直到1939年夏季才有10架Ju87C-0型(试生产型)出厂并配备到第4舰载俯冲轰炸大队。

当1939年欧战爆发时已经完成了85%的"齐柏林伯爵号"在开战1个月后停工,它一直到战争结束也没有完工。因此Ju87C的量产型Ju87C-1全部以B-2型的标准制造并算在B-2型的订单内。

早在欧战爆发之前容克斯公司已经着手准备Ju87的后继机种,这种新型飞机被称为Ju187。因此特别准备了Ju87F型这一序号作为过渡型号,但是F型在设计之初就被中止,容克斯公司综合了F型的初期技术加上几年来积累的战斗经验开发出斯图卡家族中最重要的型号—Ju87D系列。

1942年下半年斯大林格勒战区,Stab II./St.G2的君特-施密特中尉的Ju 87D-11940年5月,Ju87D-1定型。由于原定使用的尤莫211F型引擎因故拖延,而采用了1400HP的尤莫211J型引擎。D型外观上最显著的特征是进气口后移。起落架经过重新设计更加牢固,而起落架罩外形也变得更加流畅。但是由于开发上也出现了拖延,所以早期的Ju87D-1沿用旧式B型的起落架。D系列的机身装甲和后部武装也得到了加强,同时在机身下最多可以搭载1,800公斤炸弹!每侧机翼下的挂弹架可以携带1枚250公斤炸弹或2枚50公斤炸弹,同时留有很多可选备件以供随时挑选安装—包括副油槽、天线、滑橇、消焰器、滑翔机拖曳装置和热带装备等。在座舱后部的机背装有覆盖在透明材料中的PeilGIV测向仪。

德国空军于1941年6月发出了1,037架Ju87D-1的订单,容克斯公司从7月开始交货。随后的D-2型则意欲贯彻进一步强化武器的理念,但在计划阶段就被中止。

在Ju 87D-2两侧机翼安装人员运输舱的应急运输型Ju87D-3型是针对越来越强的地面炮火而设计的装甲强化型,虽然是和D-1同时发展的但在1942年5月才被投入实战并大获成功。中期生产的Ju87D-3取消了一直以来装备在起落架上用来发出尖啸以恐吓敌军的警笛,并在机身上做了一些换装金属零件之类的小改动。Ju87D-3一共制造了1,559架之多。

正在安装炸弹的Ju 87DJu87D-4型为鱼雷机,但是仅使用Ju87D-1改制出一架供测试。之后D-4型发展为Ju87E型,在利用B型和D型改装测试之后,容克斯公司在1942年夏季得到了115架Ju87E鱼雷机的订单。

Ju87D-5是最后一种俯冲轰炸型的“斯图卡”。它的机翼延长并将机翼武器加强为MG151型20毫米炮,机身下部的窗口做了防弹处理。Ju87D-5在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大会战中首次亮相,至1944年7月共出厂780架。

1944年春季的一个拂晓,在苏联境内准备出击的Ju 87D-7Ju87D-7和D-8型是分别由D-3和D-5型改装而成的夜间对地攻击机,由于装备了消焰排气管而取消了散热器挡板,使用1500HP的尤莫211P引擎。Ju87D系列是斯图卡家族中最成熟、也是产量最多的。

Ju87G型是为了应付越来越多的强力苏联坦克而开发的专用反坦克型,在每侧机翼下部吊挂一门Flak18型37毫米反坦克炮。有用D-3型改制的G-1型和用D-5型改制的G-2型,由于装载了重型武器而取消了D型原有的挂弹架、散热器挡板、副油槽和氧气泵。就是这样弹药还是不够—每次升空只能携带12枚37毫米炮弹。Ju87G型上最著名的坦克杀手鲁德尔首次使用Ju87G原型机在克里米亚与苏军作战,但是G型大规模参战则是从1943年7月的库尔斯克会战开始。

Ju 87H把Ar 96的座舱倒过来安装作为后座舱Ju87H型为教练型。特征是改用Ar96型飞机的后部座舱而使原先面向后方的座位面向前,这里是供教官使用,装备有两套操作系统以便教学之用,为了获得更好的视野还特别改动了后部挡风玻璃。

出口

Ju87K并不是专有序号,它表示出口型。

1937年有2架Ju87A-2出口给日本,称为K-1型。日军在航空博览会将它展示后就一直放置在一个名叫的"所泽"的基地堆灰,从未拿出来用过,1940年出口给匈牙利的2架Ju87B-2称为K-2型,1941年出口给保加利亚的12架Ju87R-2称为K-3型。1942年出口给匈牙利的4架Ju87A-2称为K-4型。此外,意大利和罗马尼亚空军都使用过斯图卡,而据信西班牙也曾小批装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