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文章或书籍中,选择最打动自己的一篇(一本),写一篇读后感

如题所述

詹天佑》读后感
《詹天佑》一文描写了在1905年,清政府提出由本国工程人员独立修筑铁路干线“京张铁路”。在帝国主义国家的要挟下,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艰巨任务。
在勘测过程中,詹天佑常勉励工作人员:“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能工程人员之口。”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他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他总是把这句话作为前进的动力,所以他遇到困难总是毫不畏惧。这让我不得不敬佩他。
在山势高,岩层厚的居庸关开凿隧道时,山顶的泉水往隧道里渗,詹天佑身先士卒,带头提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和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 原计划六年完成,结果只用了四年就全线竣工,工程费用只及那些帝国主义国家估价的五分之一。
文中的一句句话语,一个个片段充分表达了詹天佑对工程的负责,身先士卒的精神,和一颗爱国心。
虽然我们不能像詹天佑那样有那么伟大的业绩,但我们要学习他的精神和他的优秀品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27

读完《詹天佑》这篇文章,我的心像翻腾的大海一样,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

但刚提出修筑计划时,一些国家就出来阻挠,干涉,事情争执了很久都没有结果。后来,帝国主义者说,如果用他们国家的工程师修筑,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要挟,中国就没法动工,但他们完全想错了,那时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位。

詹天佑在接到任务后不怕困难,不怕嘲笑,马上开始勘测线路,他冒着生命危险去峭壁上定点、测绘。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不耻下问地向当地农民请教。最后终于建成铁路的事。 这篇文章最让我感动的是詹天佑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的精神。 

詹天佑身为总工程师,他完全可以坐在指挥部里指挥,而没有必要去工地上干活。但他却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冲在最前面,从不退缩。他甚至比工人干的活还多。而我们现在的工头或当官的从来不管工人的死活,让工人怎么样工人就得怎么样,他们觉得:工人就是我的“奴隶”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得干什么,他们全都得听我的。 我最佩服他的大胆尝试,不困难的精神。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

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头同时凿进的办法,把工期缩短了一半。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詹天佑决定采用中部凿开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坚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的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这体现了他的聪明与创新思想。同学们,好好学习吧!

虽然我们不能有像詹天佑那样伟大的业绩、功劳,但我们要学习他的精神和他的优秀品质。以他为榜样,像他一样爱国,为祖国做出贡献,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他那种不屈不挠、身先士卒、大胆尝试、不怕困难、一丝不苟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0-07
《詹天佑》这篇文章,我的心像翻腾的大海一样,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

但刚提出修筑计划时,一些国家就出来阻挠,干涉,事情争执了很久都没有结果。后来,帝国主义者说,如果用他们国家的工程师修筑,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要挟,中国就没法动工,但他们完全想错了,那时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位。

詹天佑在接到任务后不怕困难,不怕嘲笑,马上开始勘测线路,他冒着生命危险去峭壁上定点、测绘。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不耻下问地向当地农民请教。最后终于建成铁路的事。 这篇文章最让我感动的是詹天佑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的精神。

詹天佑身为总工程师,他完全可以坐在指挥部里指挥,而没有必要去工地上干活。但他却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冲在最前面,从不退缩。他甚至比工人干的活还多。而我们现在的工头或当官的从来不管工人的死活,让工人怎么样工人就得怎么样,他们觉得:工人就是我的“奴隶”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得干什么,他们全都得听我的。 我最佩服他的大胆尝试,不困难的精神。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

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头同时凿进的办法,把工期缩短了一半。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詹天佑决定采用中部凿开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坚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的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这体现了他的聪明与创新思想。同学们,好好学习吧!

虽然我们不能有像詹天佑那样伟大的业绩、功劳,但我们要学习他的精神和他的优秀品质。以他为榜样,像他一样爱国,为祖国做出贡献,要勇于实践,大胆创新。他那种不屈不挠、身先士卒、大胆尝试、不怕困难、一丝不苟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第3个回答  2010-09-24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庐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国势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结束了内部争夺皇位的自相残杀局面,建立了元朝,接着把侵略矛头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颜统20万大军攻下襄、樊,以此为突破口,顺江而下,两年不到,便后临南宋首都临安的近郊。蒙古兵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农田荒废,百业凋敝,这是一场空前残暴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南宋面临着亡国灭种的严重威胁,文天祥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出现的抗击侵略的伟大民族英雄。
第4个回答  2010-09-24
60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2009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