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如题所述

首先,多年来,我国的教学是双重的传统教育,既有我国几千年形成的传统,又有从国外引进的传统。传统教育注重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灌输多,容量少,方法呆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学生成了听课的机器,做作业的机器,考试的机器。久而久之,学生丧失了自学的能力,认为学习是毫无兴趣的苦差,自然而然学生在学习中就失去了自信心。另一方面来源于家庭因素:中国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亲自己争取不到的社会地位,实现不了的理想希望孩子这一代帮他(她)们去实现。现代孩子生活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之中。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父母总要求他们必须不断进步,却很少考虑他们是否具有这样的能力,是否有信心去面对这么多的困难和期望。如果平时没有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当困难一来,事情一多,期望一高时,他们丝毫也没有信心去面对每一件事。表现在:对什么事都不敢尝试、害怕竞争、害怕失败自信是我们每个人人格结构中的本质因素,是一个人感受自己的方式,包括了自己对自己接受的态度,自己对自己尊重的程度。自信心对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人获取成功的精神支柱,是一个人采取自觉行动的心理动力源泉,是一个人成长和成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心理品质,是成功的关键。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教学主阵地的课堂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一、在组织课堂时教师要树立全体意识,因材施教,即必须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这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当前的知识水平,然后分层次地设置问题,有步骤地开展课堂教学。尽最大力气调动每一位学生,挖掘每一位学生的潜力,给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引导和帮助,给每个学生创造成功与进步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都感觉到老师对他有一份独特的希望与关爱。这样才有望唤醒一部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自信心。我校学困生较多,我们特别关注这些学生的成长。课堂教学加强实效,时刻关注学生,听的状态,会的表现。老师真心投入,学生紧密配合,采取恰当方法,重点突出,难点化解。应知应会知识点落实,监测第3/4学生的反应(作为课堂效果监测点),习题配备,问题设计体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简单问题,提问尖子生无意义,应给中差生机会,有难度的问题老遇不要过早提示,给尖子生思考机会)。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使得一石能激起千层浪,让优等生轻创难关,后进生也能跳一跳,摘到果子。有这样一句话:上帝给你关上了这扇窗,一定会给你打开另一扇窗。就会看到不同的风景。同样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就会发现,每个学生身上都潜在着不同的闪光点,教育不是用放大镜去看学生的缺点,而是用显微镜去发现他们的优点。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二、在教学过程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建立民主平等、共同提高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课堂教学应该是对学生进行自信心培养的主要渠道之一。因为学生的喜、怒、哀、乐大部分发生在课堂上。教师应努力营造学生自我展示舞台的课堂氛围,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那种积极的、融洽的情感交流。民主化的教学氛围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沃土,失去了这个条件,学生个性的发展就会受到束缚,只有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才能使学生真正的进入角色,大胆的发言、自由的讨论,想己之所想,说己之想说,从而充分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达到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加强与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作为教师在课堂上要放下架子,走下讲台,到学生当中去,师生关系应是平等、合作的关系,是战略伙伴关系,而不是对峙、紧张的关系。用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忠实的听众,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反应,多用你真棒不着急,再想想不要慌,慢慢说努力点,你能行之类的话。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念,创造和谐、有感情的教学氛围,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  三、反馈信息,有效驾驭课堂,让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信。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要求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变为以发现知识,获得知识与获得情感体验为主。这就要求课堂上要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不断搜寻分析课堂中学生反馈来的各种信息,明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道理,注意课堂上对学生的点拨和引导,促使每一位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自身体验与自我价值观,能动地去认识知识,并改造知识,内化知识,形成富有个体特征的知识体系。这样学习的过程才变得有滋有味,有活力,有生命。于是,知识的学习便可以超越认知的范畴而达到影响人的情感和人格的领域。只有这样,每一位学生才会得到适合自己的合理的发展与提高,进而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同时也会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四、教师要注意活化知识,挖掘教材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自信新教材上的知识往往看似是硬邦邦的死知识,学生很难对之保持长久的兴趣,结合我校实际 各学科可以构建自信教育模式,如:语文整体感悟---重点研读----吸收创造,历史激趣---参与-----导行作为本学科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教师就要运用自己的智慧、生活体验与人生感悟去活化知识,使得教材中看似死的知识变为课堂上生动、活泼、形象、充满生命力的活知识,也即创造富有教师个性特征的鲜活的知识。这种饱含教师情感和生命力的知识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更强的刺激,因而也会对那些游离与课堂之外的学生产生作用,激发广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进而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中,我们语文老师应该从这些具体的范例中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让学生树立自信心态。五、注重多元评价机制,发挥正向激励功能,培养学生自信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心理影响也很大,同样是遇到了不能立即回答问题的学生,有的教师不急于叫别的同学回答,而是用真诚信任的目光注视他、等待他,这位学生正确地回答了教师的问题后,教师说:你真的很认真,刚才你一定是在想用这个词语。还是想用那个词语,不过,如果能快一点,就更好了。由此可见,同一情境,由于教师的理念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反馈,对学生的心理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有差异的学生,要实施有差异的教学,达到学生有差异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成功,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有乐观、自信的阳光心态。要及时的给学生以帮助。首先,教师要全面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地给予指导。当学生灰心丧气时,要及时给予鼓励。当学生取得了一点成绩沾沾自喜时,教师要给予提醒。其次,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及时给予帮助,而不是批评。比如,一个学生没交作业,很有可能就是因不会做而没交。如果简单的批评,只能适得其反,使其破罐破摔。而如果教师及时地给学生补课,解决其感到疑惑的地方,就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增强自信,使其感到原来努点力,自己也能学会。六、教给学生自信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心理学研究表明:一种心理体验的获得与巩固需要有外部信息的不断刺激,除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外,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超越自我,掌握自信的方法是关键。  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不断促进人的发展与完善。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不断的构建自信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记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都抬起头走路。我们教学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对于缺乏自信的学生,我们有责任帮他找回自信;对于那些被我们教育者掠夺了自信的孩子,我们要想办法把自信还给他们。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抬起头大声说:我能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