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盖如故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故交一样。

出自:《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里面的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里的一句话。

原文:“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释义:双方不了解,即使交往一辈子,到老了还是像刚认识一样。

鲁仲连列传是一篇感情色彩极浓的传纪文学。语言的周回反复,使文势具有强烈的节奏感,从而注入人物形象强烈的感情,使人物清晰可辨而又栩栩如生。宋·洪迈在《容斋五笔》中写道:“予每展读至《魏世家》、苏秦、平原君、鲁仲连传,未尝不惊呼击节,不自知其所然。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鲁仲连邹阳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

东周时期王道废弛,秦朝毁弃古代文化典籍,以致明堂、石室的珍贵图书典籍散失错乱。汉朝建立后,萧何修订法律,韩信申明军法,张苍制立章程,叔孙通确定礼仪,品学兼优的文学之士逐渐进用,《诗》《书》等被毁弃的古书亦不断在各地被爱好文学的人士搜寻并献出。

司马氏世代为太史,整理和论述历史。《隋书·经籍志》载:“谈乃据《左氏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接其后事,成一家之言。”可见司马迁之父司马谈有意继续编订《春秋》以后的史事。

司马谈曾任太史令,将修史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可惜壮志未酬。元封元年,汉武帝进行封禅大典,司马谈身为太史令,却无缘参与当世盛事,引为终生之憾,忧愤而死。

死前将遗志嘱咐儿子司马迁说:“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则回答道:“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可知司马迁乃秉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史著。

《史记》以《封禅书》为其八书之一,即见其秉先父之意。司马迁是绍继《春秋》,并以汉武帝元狩元年“获麟”,撰写《史记》。

司马迁子承父志,继任太史令。他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

但是,事出意外,天汉三年(前98年),李陵战败投降匈奴,司马迁因向汉武帝辩护事情原委而被捕入狱,并处以宫刑,在形体和精神上给了他巨大的创伤。

出狱后任中书令,他忍辱含垢,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前后经历了14年,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08

倾盖如故:

【发音】:qīng gài rú gù
【释义】:指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交一样。通俗点说,有些人你刚刚认识,却好像认识了很久一样,一见如故。

【原意】:倾盖,古代出行时车上的大伞(华盖)是为了遮阳和挡雨。指途中相遇,停车交谈,双方车盖往一起倾斜。形容一见如故或偶然的接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4-18
词语出自:《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里面的邹阳的《狱中上梁王书》里的一句话——语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基本释义:有些人虽然相交已久,却如同初识一般。有些人刚刚认识,却好像认识了很久一样,一见如故。比喻感情的厚薄是不以时间长短来衡量的。倾盖:路上偶遇,停车下子,揭开车盖交谈。指初次相逢。白首:白头,白发。白了头发,指认识时间很长。鲁仲连邹阳列传西汉时期,邹阳受人诬陷被梁孝王关入死囚牢,他在狱中给梁孝王写信表明忠心。他列举了荆轲、卞和、李斯等事例,说\“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双方不了解,即使交往一辈子,到老了还是像刚认识一样,梁孝王深受感动并释放了他。望满意。
第3个回答  2017-01-08
倾盖如故意指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出自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
【名称】:倾盖如故
【发音】:qīng gài rú gù
【释义】: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交一样。 倾盖,原意为车上的伞盖靠在一起,后指初次相逢或订交。
【词性】:中性词
【出处】:
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 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
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示例】:两个也可谓‘倾盖如故’的极了。★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回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朋友。
第4个回答  2019-03-16
倾盖如故:意指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交一样。出自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