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论述“教育终生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简要论述“教育终生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论述“教育终生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教育发展趋势:
随着教育形势的不断变化,一些传统的教育观显然无法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趋势,并逐渐被一些涌现出新的教育理念所取代,未来教育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是20 世纪90 年代在世界上逐渐兴起的一种国际化教育思潮。全纳教育的特点是: 1)平等观; 2)“积极参与”民主观; 3)“集体合作”价值观; 4)全课程教学观(课程应该适应学生的需要,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课程的需要)。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性,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新理念》 2.教育终生化和社会化
1)终生教育的概念界定是:与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这种连续性教育称之为“终生教育”。从时间维度上看,终生教育的教育过程是由婴幼儿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等阶段教育构成的完整的教育过程,从空间维度上看,终生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它既包括普通教育,也包括专业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可以利用各种媒介,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来开展终生教育。同时,终生教育在时间、空间和学习类型上皆具有一定的弹性,而且终生教育多采取自我导向的学习原则,并提供各种学习策略和途径,其积极的意义在于培养个人主动自学的态度和能力,以适应社会的急速变迁。
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朗《终生教育导论》 2)《国家处在危险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报告,在该报告中对学习化社会和终生学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报告指出:“教育社会化是指学习机会发展到家庭、工作场所、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和科学中心,甚至于发展到在工作和生活中个人得以发展和成熟的一切场所。 3.教育远程化和多媒体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教育的远程化和多媒体化是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学校不再是学生的惟一信息源,传统的教材、教师中心的课堂式信息传递方式的实际教学效果已经相形见绌,远程化和多媒体化在教学中的地位逐步提高。《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

回顾近一百年来,自从量子物理崛起於二十世纪初,短短数十年间,开启了人

类令人目不暇给的科学领域。原子核的分裂,细胞核的分解,让我们对物质和生命
现象有了基本了解,电脑的发明,网路时代的来临,更改变了所有产业和生活方式
。过去十年来所发现的科学知识,比整个人类历史的发现还来的多。随著科技飞跃
的发展,世界正面临空前变革,以往国家聚积财富依赖丰富的天然资源和庞大资金
,未来国家优势来源将是知识和技术。

传授知识和技术的学校,面对接踵而来的量子革命、电脑革命和生化革命,无
可避免地面临极大冲击。回想一九六
O
年我在美国初次见识电脑,是布满真空管的
超级笨重大机器,但今日数千万个电晶体能塞进小如袖扣的装置内。科学家预言,
电脑能力将愈来愈强,其功能也将不断更新发展,未来的地球将成为一个遍布网路
的「智慧型星球」。值此知识的有效期限愈来愈短,来源愈来愈广,教育正面临空






理大师杜拉克(
Peter Drucker
)在一九九六年曾预言「三十年後,
现今的大型大学都将成为历史遗迹,大学将很难存活。」他更明白指出「学校不再
是年轻人认识世界的唯一窗口。」科技的快速进步和知识的加倍累积,打破学校对
学习的垄断,改变学校在教育上的地位。

当学校失去对学习的垄断,学生从电传视讯、网际网路、电影、录影带等许多
管道可接触外在世界,这时学校要具有吸引力,对一向扮演教育系统核心的教师是
极大的挑战。在迎向二十一世纪之际,我们应重新体认教育的本质与教育的历程,
精熟各种教育方法、技巧及态度,采取适当有效更具人性化的教育行动,以因应各
种变迁状况。教师需走出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变成指导者和朋友,
和学生不限时地互相学习。

打破时空,全新的教学革命正在默默进行,我们有幸躬逢其盛,应及早重新检
视教学及学生的学习。国际知名的未来学家唐〃塔斯冠(
Don Tapscott
)在「
N

代(
Growing Up Digital

The Rising of Net Generation
)」一书中,曾列举未
来教育的八大趋势,论及从传统迈向网际网路时代教学型态的改变,我想教育改造
的工程迫在眉睫,淡江师生对未来教育趋势的发展应及时体认回应,在此我作简要
引述,供大家参考。

一、传统的学习方式是经由教师授课及教科书获取资讯及技巧,现在则从上述的「
线
型」学习迈向「超媒体」学习,学生经由探究、体验、师长、教科书以及其
他多媒体管道建构自己的知识,透过网际网路置身超越时空的学习环境。

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传授资讯技能,提供学生练习记忆的机会并查验其能力

革新後的教学是积极安排学生学习的机会,并要求其创造思考、解决问题、

学探究及组织整合能力。从「教学」到「建构」及「发现」,教师扮演学习

范者、指导者、教练以及资源提供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能力去学习知识,以
因应多元快速变迁的社会。

三、传统的学校忽视学生个别差异,采取以「教师为主」的统一教学型态。革新後

教学则以「学习者为主」,依学生智能、兴趣、背景、程度等不同的特质条
件,因材施教,带动每一个学生,期以真正落实教育目标。
四、传统的教学只注重学生知识的记忆,所谓「填鸭式」的传统教育,不能应付未
来人类知识的成长速度,据了解知识每十年增加一倍、电脑运算能力每十八个月增加一倍、网际网路每年扩充一倍,随著知识的转换率日益加速,今日所学,可能明日已落伍。所以教师要进一步指导学生如何自我学习,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索知识领域」,教师要了解学生所需,助其掌握正确的学习之道。
五、科技的发展有利於个别资料的取得,学习不再只限於「学校」,所谓「自我导
向学习」(self-directed learning)将盛行,每个人都变成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者」。
六、传统「单一标准」的教学方式,缺乏弹性,未能顾及学习者的需求,革新後的
「适性学习」,则弥补上述缺失,尊重学习者的兴趣,选择适合所需的课程。 七、将学习的责任赋予学生本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寻找资料,获取知识,
因而乐在其中,从传统被动的「痛苦学习」转化成主动的「快乐学习」。 八、未来的教学型态,课程不采分科而重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科际整合的能力。学
习过程注重师生互动,并鼓励学生发问及深入探究,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传授者」而成为「催化和协助者」。
世界先进国家的教育改革,无不将提升师资列为重点项目,在国内一片教改声浪中,也要求教师要具备反省思考的能力,要对教学的过程、方法、内容、课程、情境......,不断反省探究,以透过互动合作的「教」与「学」,让师生双方受益。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教师必须知道在何种情况下学生需要什麼?如何有效的教学及智慧的引导?在求知的路上扮演「明灯」的角色,协助学生学习。我认为学习的方法和所学的内容一样重要,学生在学校所学也许会日久遗忘,但会留下学习的习惯,传统被动的学习习惯,是无法应付新世纪的工作和生活的。但愿本校师生了解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我们共同营造自主学习的教育环境,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分享知识与观念,使我们有能力去面对二十一世纪所带来的挑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