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态变化分析,“雾”的形成属于______现象,“霜”的形成属于______现象

从物态变化分析,“雾”的形成属于______现象,“霜”的形成属于______现象.

横线处分别填写:液化、凝华。

解析:

雾的形成属于液化物理现象,所谓的液化是指气态物质转变为液化的一个过程。水汽在蒸发上升的过程中是一种气态,而期间遇到了低温冷却变成了水滴,这就是一种液态。即气态到液态的变化。

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物理现象,所谓的凝华是物质跳过液态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是物质在温度和气压低于三相点的时候发生的一种物态变化。即气态到固态的变化。

扩展资料

凝华的实际现象举例:

1、冬天叶片上出现的白边

2、用久的电灯泡会从透明变成黑色,是在电灯泡工作时发热,而钨丝受热升华形成的钨蒸气又在灯光泡壁上遇冷凝华成极薄的一层固态钨:

3、冬夜,室内的水蒸气常在窗玻璃上凝华成冰晶;树枝上的“雾凇”;从冰箱里拿出来的冰棍结成了一层“霜”;又如自然界中“霜”的形成等等,都是凝华现象;

4、碘蒸气遇冷后,烧瓶内壁会出现碘微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液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凝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09

雾是液化现象,霜是凝华现象。

雾是由悬浮近地面空气中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天气现象,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的产物,是液态的,所以是液化形成的。

霜是接近地层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在地面或近地面的物体上凝华而成的;而温度越低,空气密度就越大,比重也越大。随着空气的流动,最冷、最重的空气就会往最低处流动,到达最低处(洼地)停留后,逐渐积聚凝华成霜。

扩展资料

自然界中其他的物态变化

1、夏天从冰糕上滴落的水滴(熔化)

2、冰粒变成雨滴降落下来(熔化)

3、修柏油马路时,用大熔灶熔沥青(熔化)

4、冰放在太阳下,一会儿就变成了水(熔化)

5、将钢放在炼钢炉内,一会儿就变成了钢水(熔化)

6、纯水凝结,结成冰块(凝固)

7、钢水浇铸成车轮(凝固)

8、雪灾中电线杆结起了冰柱(凝固)

9、钢水烧铸成火车轮(凝固)

10、火山喷发(先熔化后凝固)

11、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汽化——蒸发)

12、洒在地面上的水不见了(汽化——蒸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态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3
“雾”的形成:当地面附近的温度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遇冷液化成小水滴,从而形成了雾;
“霜”的形成:当地面附近的温度降到0℃以下时,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小冰晶,从而形成了霜;
故答案为:液化;凝华;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