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必要去幼儿园吗?“鲶鱼效应”中能找到答案吗?

如题所述

这个问题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困扰着茵茵妈妈,因为之前带着茵茵准备到幼儿园报名的时候,茵茵非常抵触幼儿园,不愿意与妈妈分开,于是茵茵妈妈就只好带着茵茵先回家了。



回到家之后,茵茵妈妈的内心就产生一个想法,要不就不让茵茵上幼儿园?毕竟在幼儿园里面不就是带孩子玩嘛,知识教授根本没有多少,去幼儿园也就是让老师带带孩子。

要是茵茵真的不愿意上幼儿园,那么就将茵茵送到奶奶家,让奶奶和爷爷带,这样感觉茵茵 会更加自由,并且奶奶和爷爷肯定也会更高兴呢。

于是,茵茵妈妈就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茵茵爸爸,本以为爸爸也会和自己的意见一样,怎料到爸爸却持以完全相反的观点,茵茵爸爸觉得孩子在该上幼儿园的年龄,就比如接受相应的幼儿园教育,这些教育是在家里无法接触到的。

就这样,茵茵的爸爸妈妈各自保持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两个人因此还为了茵茵到底去不去幼儿园的事情而发生争执。



这时候,刚好邻居前来串门,茵茵爸爸妈妈就让邻居给个意见,茵茵到底该不该上幼儿园?

邻居并没有直接会带去与不去的问题,而是给爸爸妈妈讲述了一个“鲶鱼效应”的故事。

什么是“鲶鱼效应”?

渔民最初在捕获沙丁鱼的时候,因为沙丁鱼被捕上船之后数量较多,所以非常拥挤,导致沙丁鱼出现严重的缺氧反应,从而死掉不少。

而渔民的收益也会因为沙丁鱼的死掉而大量减少。于是渔民们就开始寻找一种能够增加沙丁鱼获氧量的办法。

最终,渔民们找到一种非常简单却很有的方式,就是将一条鲶鱼放进沙丁鱼群中。

因为鲶鱼是肉食鱼类,沙丁鱼对于鲶鱼是带有很大的恐惧感的,当鲶鱼被放置沙丁鱼群的时候,沙丁鱼就会拼命的游动,从而增加了获氧量,沙丁鱼就不容易因为缺氧死掉了。

这就是“鲶鱼效应”带来的结果,意指通过竞争和刺激打破安逸环境,从而提高效率。

而孩子成长中同样也需要竞争和刺激,才能够让孩子更好的发展,但是这种刺激和竞争,在家庭中却十分少见,但是在幼儿园却比比皆是,所以,让孩子上幼儿园也是有一定好处的。



那么幼儿园中的“鲶鱼效应”都有哪些呢?

1)幼儿园中的竞赛活动

幼儿园中有一个在家庭中很难出现的现象,那就是竞赛活动。竞赛活动能够对宝宝起到哪些家庭教育所不能及的作用呢?

那就是会给孩子造成压力,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且有相应的学习榜样,从而孩子能够更好、更快、更准确的获悉自己的缺点并进行改正。

而这一切,并不是被迫进行的,大多是孩子主动进行的,因为孩子的期望在竞赛活动中获得胜利。

相反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将会很难获得竞赛活动中的这些好处,因为家庭教育中孩子非常不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没有对比对象,就算是知道了自己的缺点,也没有合适的榜样展示,那么孩子在改正缺点这方面将会非常困难。



2)幼儿园中的情商变化

孩子在幼儿园中,接触到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是完全不同的。

从大方向来说,宝宝在幼儿园接受到的教育是源于国家教育大纲的,是经过教育专家的详细研究过的最适合国内宝宝的教育方式,能够同时提高宝宝的情商和智商。

但是,家庭教育呢,教育的根本在于家长,家长教什么,孩子学什么,根本没有系统性可言。

而往往二种教育之间差异较大的,就是孩子的情商变化了。

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因为面对的是广大和自己的同龄的小朋友,就需要通过自身的情商强化来达到一定的交流目的,并且处理各种不同的交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情商将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但是在家里,还基本上很难得到情商的提高,因为大多数时间,孩子都属于弱者,家长都会给予孩子一定的包容和迁就。

而就算是家长愿意以平等的姿态来对待孩子,因为实际条件不允许,孩子也无法获得那种在同龄人之中所能够获得情商提高。



所以,孩子上幼儿园是很有必要的。

家长该如何提高“鲶鱼效应”的效果?

既然“鲶鱼效应”的效果比较突出,那么家长怎么做,才能够协助提高“鲶鱼效应”的效果,让孩子受益更大一些呢?

①重视孩子的能力培养

要想将鲶鱼效应在孩子身上的效果最大化,那么就需要注意孩子的能力培养,毕竟鲶鱼效应中,个人能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要是个人能力不强,只可能成为鲶鱼效应中的牺牲者,无法获得相应的积极影响,所以,父母要重视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培养。



②加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鲶鱼效应的核心就是竞争,所以孩子将会面临很多的失败,毕竟不可能有某个孩子是一直处于胜者状态的,而这时候,孩子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如果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足,遇到一些挫败之后就显得心灰意冷,那么这些孩子是很难从鲶鱼效应中获益的,反而会成为鲶鱼效应中胜利者的陪衬品。所以,家长要想加强鲶鱼效应对孩子的积极影响,就需要锻炼孩子的从心理承受能力,让孩子可以正视失败,并且转败为胜。



③对孩子报以相信的态度

相信孩子,并不是简单的口头相信,而是真实的能够放手让孩子去做事情。

比如:孩子要自己搬凳子,有些家长只是口头表扬宝宝真懂事,但是却自己去帮孩子搬了过来,而有些家长就会肯定宝宝的能力,鼓励宝宝自己去搬凳子。

那么第二种家长能够让宝宝付诸实践的,才算是对孩子真正的相信。这种真正的相信,将能够让孩子获得更多提升自我的机会,从而让鲶鱼效应的积极影响最大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5
有必要。鲶鱼效应是一种刺激性的竞争规则。孩子在幼儿园当中可以融入群体,产生竞争,促使孩子更加的上进乐观。在某种程度上,是能够符合鲶鱼效应的。
第2个回答  2020-12-15
孩子成长中同样也需要竞争和刺激,才能够让孩子更好的发展, 在家庭中是很少见的,只有在幼儿园才能学习到,让孩子上幼儿园也是有一定好处的。
第3个回答  2020-12-15
我觉得宝宝是有必要去的,在幼儿园可以锻炼宝宝的独立能力,而且还可以让宝宝学会在学校中怎样和同学相处,养成好的习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