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演员的定义是怎样的?哪位男艺人才是真正的好演员?

如题所述

演员是一种职业,定义一个职业的好坏,那当然是看他的职业素养、业务能力怎么样,也就是他的演技怎么样。至于性格、人品等等,那就看这个因素是否会影响它的业务成果,很明显是会的。
所以,演技是评判第一标准,第二是人格魅力。

关于演员的三种分类,一一举例给大家看一下

第一类演员,什么形象都能演。

推荐两位,一位是陈道明。无论是《围城》中“无用的好人”方鸿渐,《中国式离婚》里那位中年得志的老男人宋建平,还是《康熙大帝》中一生杀伐决断的康熙大帝,他都能抓到角色中最本色的那一面。

即便是剧本上多少有些摸不着头脑的《英雄》,道明叔的秦王也能拉回不少分。另一位则是葛优。如今葛大爷更为人所知的大约是他的喜剧片,但他演的袁四爷(《霸王别姬》)还有福贵(《活着》),才是他飙演技的地方。

葛优的另一个好处是能给周围的演员留下空间,《大腕》中他算是最大的笑星,但并无抢戏之感。众多合作的笑星非笑星们一样让人印象深刻。

又有一类演员,演技极扎实

但因为种种原因往往只能在一些特定戏路中才好出彩。其实这类演员中也常有好手。一般来说,这一梯队里我首推陈宝国。《大宅门》的白景祺,《汉武大帝》的刘彻,都是经典形象。不过某种角度上说,宝国叔的表演刚性太足,虽然当年也有《武则天》中弱气的李治,但做作了些,还是霸气型角色适合他

类似的,姜文和张丰毅也是这一梯队的翘楚。相比之下,姜文的匪气(或者,痞子气)略重,而张丰毅的外形决定了他更适合形象硬正的角色——顺便说一句,《白鹿原》里白嘉轩这个角色真的很适合张丰毅。

让人刮目相看的演员

还有一类演员,平时让人印象不深,但偶尔能让人惊讶。我想不能不提两个人,马跃和冯远征。马跃演现代剧不少,我草草看过一些,没什么特殊印象,但《贞观之治》让我对其刮目相看;冯远征平时惯以老好人形象示人,偶尔一次《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演了一次变态医生安嘉和,让人后背发凉。

关于演员的小故事

2013年年初,周星驰接受柴静专访。对于一个大腕级人物来说,完成一次媒体采访,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很快,这次访谈在一问一答间顺利完成了录制,只等着届时播出。可是,录制完成二十天后,柴静接到周星驰打来的电话,要求将节目重新录制一遍,而且其态度坚决。一时间,柴静被弄得不知如何是好。

后来,柴静与周星驰进行了面谈,在得知周星驰要求重录的缘由后,非但没有抱怨周星驰难缠,还对其为人处世的作风有了更多的崇敬。那么,周星驰为什么要坚持重新录制呢?原来,在第一次录制的时候,周星驰的普通话说得不是很利索,时不时会“蹿”到粤语腔调上,不过,如果配以字幕,观众的倾听应该不会有多大障碍,对于很多被采访的人来说,这点瑕疵是能够被原谅的,但是,周星驰在录完节目后,却一直对此耿耿于怀

回到香港后,他拿着采访稿,整整苦练了二十天的普通话,直到助手们真心实意地说“绝对OK”后,才打电话给柴静要求重新录制。第二次录制,效果果然不一样,节目播出后,反响极好。

事后,柴静在其博客中由衷赞道:“这就是周星驰,他个性如此,会在某些事上极为投入专注……”的确如此,从一个跑龙套的小角色最终成长为“喜剧之王”,一路走来,周星驰凭借的正是这种对艺术精益求精的认真态度

三十岁才大器晚成的林志玲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可不是躺着就变成林志玲的。”其实,没有谁是躺着成为谁的,每一个成功者的前身都是不甘平庸的奔跑者。

曾看过一个关于霸王别姬的访谈节目,当年张国荣拍摄霸王别姬之前从未接触戏剧,特意从香港上京拜师 节目采访的正是当年的那位老师,其中提到了一点,如果前一天老师之处张国荣某个动作不标准,那么第二天张国荣会立马让你眼前一亮

颇有一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意思,中间一个晚上能有如此的改变,可想而知张国荣的努力,正因如此 我们才能看到那个霸王别姬里的程蝶衣,程蝶衣就是虞姬、张国荣就是程蝶衣,真的很感谢张国荣塑造了电影史上一个无法超越的角色。

对于好演员其实也很简单,能够准确地传达感情的演员就是好演员。他想让你悲伤你就悲伤,他想让你笑你就笑,甚至他想让你感觉痛你都会感觉痛,就是好演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21
好演员的定义就是把演员当成一个职业,而不是明星。像张译这种不参加真人秀,一心在创作角色中才能称作是好演员。
第2个回答  2021-03-21
好演员的定义是演技精湛而且人品好不做作。真正的好演员肯定是要有一流的演技来获得大家认可,但是人品也很重要,德艺双馨才是好演员。胡歌、陈道明、巩俐、李雪健都是真正的好演员。
第3个回答  2021-03-21
我认为一个好演员的定义就是以戏为本吧。为了角色,可以付出很多。娱乐圈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黄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