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是什么古诗

如题所述

这个我知道,最近我小孩经常被古诗,这两句诗甚至整首诗我都背出来了。就让我来给你解答一下吧!!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全诗【原文】是这样的,我们再一起来温习/学习一下:

回乡偶书

贺知章〔唐代〕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所以说,你说的这两句诗的出处是《回乡偶书》这首诗的第三、四联哦。


这首诗的【翻译】是这样的,我这里也放出来了,便于大家的理解。

年少的时候离开家乡,直到年老了才回来;这时候乡音没有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花白。
家乡的小孩子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我。他们笑着问道:客人,您是从哪里来的呀? 

这里有一些我觉得比较重要的【词汇】,单独解释给大家看

偶书:随便写的诗。偶:说明诗写作得很偶然,是随时有所见、有所感就写下来的。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老大:年纪大了。贺知章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乡音:家乡的口音。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鬓毛:额角边靠近耳朵的头发。一作“面毛”。衰(cui):现一些教材版本读“shuāi”。减少,疏落。鬓毛衰:指鬓毛减少,疏落。
相见:即看见我;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笑问:一本作“却问”,一本作“借问”。


这首诗主要想告诉我们的,就是:

通过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的对比,以突出离开家乡时间之长;通过乡音难改与鬓毛易衰的对比,以突出人事变化速度之快;通过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的对比,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回乡欢愉之情和人世沧桑之感,并且将这两种迥不相同的感情水乳交融地凝合在一起。

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在自然朴素的语言中蕴藏着一片真挚深厚的感情。读之如饮醇醪,入口很淡,而后劲无穷。所以说,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


一般来说,我们学习古诗,需要详细的了解古诗的内容,都写了什么人物、景物等,才能进一步的理解、体会到读者的情感。所以,【每一句诗的分析】,我也放出来了,大家好好研读,好好理解,我们可以更好的体会读者当时创作此诗的心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一开始,就紧扣题目,单刀直入,点明离家与回乡相距年岁之久、时间之遥,其中已蕴藏着很深的感慨。

第二句“乡音无改鬓毛衰”用的也是对比法,但不是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而是语言与鬓发的对比。语言习惯一经形成,虽经岁月磨砺也难以更改;美好青春难以永驻,童颜黑发转眼即可衰颓。“乡音无改”既是故乡在诗人身上打下的永远抹不掉的烙印,又是诗人亲近故乡儿童的媒介,所以弥足珍贵;“鬓毛衰”本是离乡数十年来宦游奔波的必然结果,幸而叶落归根,在白发飘萧的垂暮之年,终于返回朝思暮想的故乡,因而倍觉幸运。诗人这时的感情是悲喜交集,感慨与激动参半。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如果上述文章还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我们还可以结合当时的【背景】来解读:

贺知章在公元744年(天宝三载),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经很久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


以上就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两句诗以及整首诗的相关知识分享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掌握这首诗的相关内容。大家喜欢的话就点赞收藏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14
回乡偶书【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越来越少。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返回故里的感怀诗,是贺知章于天宝四载(744)致仕还乡时所作,贺知章时年85岁高龄。全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感慨。

一、二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诗人贺知章置于熟悉而又陌生的故乡环境中,心情难于平静。首句写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次句写自己的“老大”之态,暗寓乡情无限。

三、四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虽写自己,却从儿童方面的感觉着笔,极富生活情趣。诗的感情自然、逼真,内容虽平淡,人情味却浓足。语言朴实无华,毫不雕琢,细品诗境,别有一番天地。全诗在有问无答中作结,哀婉备至,动人心弦,千百年来为人传诵,老少皆知。
第2个回答  2023-06-15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两句出自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