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五常贯穿于中国伦理的发展中那么五常指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

孔子最早提出“仁、义、礼”,孟子扩充提出“仁、义、礼、智”,后董仲舒再次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详细解释

“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就是坚持正义,保持节操。义的本义是合乎道德的行为或道理,舍生取义表明为了重信义可以牺牲生命。古代讲义气的典型人物,当属关羽第一。说到义字,就会想到朋友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其实这是小义。我们要讲的是大义,一种高于自我的善,一种超越自我的善。

任何人,在关键时候不能做出危害国家、民族的事情;在敌人、困难面前,不能变节投敌。在社会上要坚持正义,敢于与丑恶势力做斗争,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30
儒家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作为推动文化思想前进的存在,它里面推崇的“五常”给后世带来的影响力也是非同凡响的。那么大家知道“儒家五常”指的是什么吗?“五常”指的是仁、义、礼、智、信 。“仁义礼智信”现如今已经是是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义和仁是道德的代表,“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价值观,即正义,公平;而“仁”是“五常”之核心,即仁慈、仁爱之心;“礼”是为了约束和规范道德而制定的基本的生活礼仪和准则,即遵礼,循礼;“智”就是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统一起来,即明辨是非,知善知恶;“信”是立国、立人之本,即守信用,不背言。这条是我们中华民族公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五常”至今仍然是中国人民崇高道德的体现。“三纲五常”出处:《论语·为政》,“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五常是一种社会、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用以调整,规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第2个回答  2021-12-31
仁,义,礼,智,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