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的症状和体征有哪些?

如题所述

    帕金森病的症状

    播报 编辑 讨论 上传视频

    帕金森病又称特发性帕金森病(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PD),简称Parkinson病,也称为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shaking palsy),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也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000/10万,随年龄增高,男性稍多于女性。该病的主要临床特点:静止性震颤、动作迟缓及减少、肌张力增高、姿势不稳等为主要特征。

症状体征

编辑 播报

1.一般资料 [1]  多见于中老年,呈隐袭性发病,50岁以上的患者占总患病人数的90%以上,慢性进展性病程,5~8年后约半数患者需要帮助。震颤、强直、运动不能(或运动减少)与姿势和平衡障碍为其主要表现。

2.首发症状 存在着个体差异,以多动为主要表现者易于早期诊断。首发症状依次为震颤(70.5%)、强直或动作缓慢(19.7%)、失灵巧和(或)写字障碍(12.6%)、步态障碍(11.5%)、肌痛痉挛和疼痛(8.2%)、精神障碍如抑郁和紧张等(4.4%)、语言障碍(3.8%)、全身乏力和肌无力(2.7%)、流口水和面具脸(各1.6%)。通常认为,从发病至诊断时间平均2.5年。 [2] 

(1)震颤:震颤是因肢体的促动肌与拮抗肌节律性(4~6Hz)交替收缩而引起,多自一侧上肢远端开始,逐渐扩展到同侧下肢及对侧上下肢。下颌、口唇、舌及头部一般均最后受累。上肢的震颤常比下肢重。手指的节律性震颤形成所谓“搓丸样动作”。在本病早期,震颤仅于肢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出现,做随意运动时可减轻或暂时停止,情绪激动使之加重,睡眠时完全停止。强烈的意志和主观努力可暂时抑制震颤,但过后有加剧趋势。

(2)强直:促动肌和拮抗肌的肌张力都增高。当关节做被动运动时,增高的肌张力始终保持一致,而感均匀的阻力,称为“铅管样强直”。如病人合并有震颤,则在伸屈肢体时感到在均匀的阻力上出现断续的停顿,如齿轮在转动一样,称为“齿轮样强直”。以颈肌、肘、腕、肩和膝、踝关节活动时肌强直更显著。注意让患者放松,克服其不自觉的“协助”。由于肌肉强直,病人出现特殊姿势。头部前倾,躯干俯屈,上臂内收,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手指内收,拇指对掌,指间关节伸直,髋、膝关节均略为弯曲。疾病进展时,这些姿势障碍逐渐加重。严重者腰部前弯几乎可成为直角;头部前倾严重时,下颌几乎可触胸。肌强直严重者可引起肢体的疼痛。

(3)运动障碍(运动不能或运动减少):是帕金森病致残的主要原因。既往认为运动不能系肌强直所致。自手术治疗帕金森病后发现,手术可减轻甚至消除肌强直,但对运动减少或少动影响不大。临床上肌强直、少动之间表现程度也不平行。认为运动减少与DA缺乏有关。运动障碍表现为:

①运动启动困难和速度减慢: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坐下后不能起立,卧床时不能自行翻身,解系鞋带和纽扣、穿脱鞋袜或裤子、剃须、洗脸及刷牙等动作都有困难。重复运动易疲劳。

②多样性运动缺陷:表情缺乏、瞬目少、“面具脸”为特有面貌,严重者构音、咀嚼、咽下困难,大量流涎是由口、舌、腭及咽部等肌肉运动障碍所引起,而唾液分泌并无增加,仅因病人不能把唾液自然咽下所致。严重病人可发生吞咽困难,步行中上肢伴随动作减少、消失。

③运动变换困难:从一种运动状态转换为另一种运动困难,出现运动中止或重复。如行走中不能敬礼、回答问题时不能扣钮扣、系鞋带等精细动作困难,连续轮替动作常有停顿,病人上肢不能作精细动作,书写困难,所写的字弯曲不正,越写越小,称为“写字过小症”等。

(4)姿势保持与平衡障碍:最初帕金森报道时就提出姿势与步态异常为本病的主要表现。Martin(1967)认为姿势与步态的异常是由于伴随主动运动的反射性姿势调节障碍所致,可出现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起步困难、步行慢、前冲步态、步距小,行走时,启步困难,但一迈步后,即以极小的步伐向前冲去,越走越快,不能即时停步或转弯,称慌张步态。转弯困难,因躯干僵硬加上平衡障碍,故当病人企图转弯时,乃采取连续小步使躯干和头部一起转向,由于姿势反射调节障碍,患者行走常发生不稳、跌倒,尤其在转弯,上下楼梯更易发生,立位时轻推(拉)患者有明显不稳。因平衡与姿势调节障碍患者头前屈、前倾,躯干前曲、屈膝、屈肘,双手置于躯干前,手指弯曲,构成本病特有的姿态。

(5)其他:病人可出现顽固性便秘、大量出汗、皮脂溢出增多等。出汗可只限于震颤一侧,因此有人认为出汗是由于肌肉活动增加所引起。皮脂溢出增多在脑炎后病人尤为显著。少数病人可有排尿不畅。动眼危象是一种发作性两眼向上窜动的不自主眼肌痉挛运动,多见于脑炎后震颤麻痹病人。病人也可有言语障碍,语音变低,发音呈暴发性,咬音不准,使旁人难于听懂。相当一部分病人有认知障碍。晚期可有痴呆、忧郁症。

临床上常用的分级方法还是采用1967年Margaret hoehn和Melvin Yahr发表量表,称为hoehn-Yahr分级:hoehn和Yahr给各阶段的定义是:

Ⅰ期:单侧身体受影响,功能减退很小或没有减退。

Ⅱ期:身体双侧或中线受影响,但没有平衡功能障碍。

Ⅲ期:受损害的第一个症状是直立位反射,当转动身体时出现明显的站立不稳或当患者于两脚并立,身体被推动时不能保持平衡。功能方面,患者的活动稍受影响,有某些工作能力的损害,但患者能完全过独立生活。

Ⅳ期:严重的无活动能力,但患者仍可自己走路和站立。

Ⅴ期:除非得到帮助外,只能卧床或坐轮椅。

用药治疗

编辑 播报

1.药物治疗

(1)药物治疗原则:帕金森病应强调综合性治疗,包括药物、理疗、水疗、医疗体育和日常生活调整和外科手术等,不应强调单一治疗方法。

①应该依据病情个体化,选择抗帕金森病药物,如静止性震颤选择抗胆碱能药物;少数动作性震颤选用普萘洛尔(心得安),此二药无效可用左旋多巴类。

②用药剂量应该以产生满意疗效的最小剂量,必要时根据病情缓慢增加剂量。

③不宜多品种抗帕金森病药同用,也不宜突然停药。

④应用左旋多巴类药物,Ⅰ~Ⅱ级病人不需要用药,Ⅲ~Ⅴ级病人才使用左旋多巴类药。

(2)临床药物应用:治疗帕金森病药物至今已发展到第三代。第一代抗胆碱能药;第二代左旋多巴;第三代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增强剂。

①抗胆碱能药物:苯海索(安坦)2~4mg,3次/d;苯扎托品(苯甲托品)2~4mg,1~2次/d;丙环定(开马君)5~10mg,3次/d;比哌立登(安克痉Akineton)2~4mg,3次/d;东莨菪碱(Scopolamine)0.2mg,3次/d。

②抗组织胺药:苯海拉明(Benadryl)25mg,3次/d;异丙嗪(非那根)25mg,3次/d。

③多巴胺替代疗法:左旋多巴(L-dopa),宜从小剂量开始,125~250mg,3次/d,通常每3~5天增加250mg,常用剂量3g/d,最大量5~8g/d。口服左旋多巴有较多副作用,临床使用应注意。

④多巴胺能增强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04
帕金森病原名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 多见于中老年人,是由于大脑深部某个特定部位的一小团脑细胞的功能退化引起的。 帕金森病的典型表现有:肢体震颤, 肌肉僵直和全身行动迟缓。其它表现还有面部表情减少, 皮肤油脂分泌增加, 说话声音低, 眨眼和吞咽动作减少,流口水, 写字越写越小, 走路时患侧上肢自然摆动减少, 迈步时腿突然“僵住”, 患侧脚步拖拉, 姿势不稳, 情绪低落等。但极少有病人会同时出现上述所有表现,尤其在疾病的早期症状通常不是很典型。 例如手臂酸胀无力,腿有时抬不起来,容易疲劳, 一些精细的动作变得缓慢吃力,如自己不能刷牙、系纽扣或者是系鞋带, 说话的声音低且沙哑等。帕金森病并不是一个威胁生命的急性病,这些症状的进展都不是很快, 所以即便由于某些迹象而怀疑自己有帕金森病, 也不必太心急, 确诊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 排除一下其他的病。
帕金森病的三种外科治疗方法
目前外科治疗帕金森病有三种方法,即毁损术、脑细胞移植术和脑起搏器治疗。
1.脑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 帕金森病脑细胞移植术和基因治疗已在动物实验上取得很大成功,但最近临床研究显示,胚胎脑移植只能轻微改善60岁以下病人的症状,并且50%的病人在手术后出现不随意运动的副作用,因此,目前此手术还不宜普遍采用。基因治疗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2.毁损术
毁损术(如采用微电极记录技术对靶点进行定位,也通常俗称为“细胞刀”)是用电烧灼法破坏脑内功能异常兴奋核团,主要是苍白球和丘脑腹外侧核。毁损术效果已被公认,但毁损术是一种破坏性手术,部分病人远期效果不尽人意,并且约4%病人出现脑出血、靶点偏差等并发症,严重者出现偏瘫、昏迷,甚至危及生命。毁损术一般只能进行一侧,也就是控制一侧肢体症状。但是临床上90%的帕金森病病人存在双侧肢体症状和头面部症状。对这些病人只有进行双侧手术才能达到理想治疗效果。毁损术不易双侧大脑同时手术,分期双侧手术并发症也较高,达30%,术后大多数病人出现讲话声音降低、吞咽缓慢、流口水、乏力等症状,目前国外已很少施行这种手术。因此毁损术存在明显不足之处,双侧毁损术更不易提倡。
3.脑起搏器治疗
脑起搏器治疗仅把刺激电极植入大脑特定部位,通过慢性电刺激来达到治疗效果,是一种可逆性的神经调节治疗,不破坏脑组织,不影响今后其它新的方法治疗,因而更体现当微创外科治疗原则。脑起搏器治疗效果比毁损术好,还可能有保护脑黑质组织,起到对因治疗作用,延缓帕金森病本身病情进展。刺激参数可通过体外电脑程控,随时调节刺激强度和频率,找到最佳刺激触点,具有疗效更好,更持久等优点,国外已有8年的长期随访结果。对双侧症状的帕金森病病人可同时双侧植入刺激电极,一次手术解决所有症状。治疗手术较为安全,并发症和副作用一般都是可逆的,手术死亡率在千分之一以下。我们在120多例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手术中无发生任何永久性并发症和副作用。脑起搏器治疗已逐步替代毁损术,是目前最理想的外科治疗方法,被认为是帕金森病治疗的第二个里程碑(第一个里程碑为 1968年发明的左旋多巴)。脑起搏器治疗的不足之处是费用较高,脉冲发生器电池一般只能用5~8年,到时需要更换胸部脉冲发生器。
第2个回答  2022-01-04
帕金森的主要症状表现有什么
症状一:手指震颤
震颤的症状常见于手脚部位,表现是:静止时呈规律的搓丸动作,患者改变姿势后,症状可减轻。患者生气、紧张时,症状加重,晚期震颤也比较频繁,是该病比较典型的症状。
症状二:动作缓慢
帕金森的症状有哪些?患者的动作缓慢明显,比正常人慢几倍。特别是在进行一些精细的动作时,患者甚至不能完成。一般的抬手动作,正常人只需要几秒,但患者可能需要几分钟时间。
症状三:表情呆板
帕金森患者的面部表情呆板、僵硬,眼球突出,转动不灵活。患者眨眼的次数很少,像是盯着别人看,并且笑起来不自然,说话也减少了。
症状四:走路异常
患者走路时,手臂的不能自然摆动,帕金森的症状有哪些,慌张的步态也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开始患者的步态缓慢,逐渐步子越来越小,越来越快,不能及时停下,容易跌倒。
症状五:肌肉僵硬
帕金森综合症的患者肌肉僵硬,活动或转动肌肉时如撸铅管,受到很大的阻力。由于僵硬,患者的的上身前倾,膝关节微曲,走路时如冲锋状,越走越快,步伐紊乱,不能突然停下。
症状六:大小便困难、抑郁
大小便困难、夜间出汗、抑郁都可能是患帕金森综合症的征兆。抑郁有时比颤抖症状出现得更早,患者出现恐惧感,有时也会影响到病情,增加治疗困难。
症状七:嗅觉迟钝
许多人以为年纪大了,嗅觉不灵敏是正常的老化,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嗅觉迟钝是帕金森病早期阶段的信号,如果老年人没有原因的出现嗅觉减退,治疗方面建议龙元息颤汤。
第3个回答  2022-01-04
帕金森病的症状包括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帕金森病常见的运动症状包括:1.肢体的不自主抖动(医生称之为“震颤”), 它是一种静止性震颤,患者在安静放松或休息状态时震颤最明显,病程早期时震颤常为间歇性的,可能不会被其他人注意到。2.动作缓慢,通常是全身性的,约80%的患者在帕金森病发病时即可出现,表现为手指灵活性下降、下肢拖曳、小碎步或者不稳感等。3.身体僵硬或强直,可影响躯体的任一部分,可能是患者诉及僵硬和疼痛的一个原因。4.失去平衡能力或行走困难,一般是到帕金森病的较晚期才出现。帕金森病的非运动症状包括:1.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2.感到抑郁、焦虑或对日常生活的兴趣减低。3.出现睡眠问题,如失眠(难以入睡或维持睡眠)和日间困倦。4.失去嗅觉。5.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包括直立性低血压、便秘、吞咽困难、出汗、排尿困难和性功能障碍等。
第4个回答  2022-01-04
帕金森病的症状和体征,全身无力,肌肉感觉到僵硬,手指不灵活,做一些简单的动作,都感觉特别吃力,而且睡眠不好,梦魇特别多,还盗汗,这都是帕金森病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