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如题所述

血液凝固,就是指血液从液体状态转变成固体状态的过程。血液凝固是人体生理止血的重要功能之一,如果血液凝固出现了问题,就会出现流血不止的情况。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有两部分,一是内源性的凝血途径,二是外源性的凝血途径。

这两种凝血途径,都是通过一系列的凝血因子的激活而逐步实现的,最终形成纤维蛋白原血凝块,达到血液凝固的目的,也达到止血的目的。在临床上,通常通过检查凝血四项了解人体的凝血功能。

如果凝血功能出现了问题,在手术时就会出现术中出血不止或者术后不容易止血的情况,所以患者在手术前都要检查血液凝固的功能是否正常。如果血液凝固功能不正常,必须纠正以后才能够进行手术治疗。

从因子X被激活至纤维蛋白形成,是内源、外源凝血的共同凝血途径。主要包括凝血酶生成和纤维蛋白形成两个阶段。

(1) 凝血酶的生成:即因子Ⅹa、因子Ⅴa在钙离子和磷脂膜的存在下组成凝血酶原复合物,即凝血活酶,将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2) 纤维蛋白形成:纤维蛋白原被凝血酶酶解为纤维蛋白单体,并交联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这一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纤维蛋白单体的生成,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纤维蛋白的交联。纤维蛋白原含有三对多肽链,其中纤维蛋白肽A(FPA)和B(FPB)带较多负电荷,凝血酶将带负电荷多的纤维蛋白肽A和肽B水解后除去,转变成纤维蛋白单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12
:①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②凝血酶原激活物在钙离子的参与下使凝血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凝血酶;③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