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确诊糖尿病,人生是不是没有希望了?

如题所述

我老公一个月前单位体检,查出空腹血糖高,高到什么程度呢?空腹13点多,立刻去医院再次查,更高了,15点多。医生建议立刻住院,打胰岛素,先打四针,每顿饭前喝睡觉前各一针。按医生的意思,糖尿病是没跑了,血糖这么高,胰岛素肯定终生离不开了。

一、思想斗争

我也有亲戚糖尿病,每顿饭前都要先往肚皮上打针,不打针不能吃饭。人瘦得皮包骨一样。那样的日子,想象一下就觉得可怕。我们没有住院,决定回家商量一下。

老公刚刚四十岁出头。身高175,体重180,算是胖的。这次体检,他的肝功也不太好,转氨酶都偏高。也查了一下肝功,还好不是病毒性肝炎,就给开了一样药先吃,名字是甘草酸苷胶囊。他还有腰间盘突出,骨质增生,所以平时基本不锻炼,能躺着就躺着。平时吃饭也不注意,没任何忌讳。但是也没啥不良嗜好,不抽烟,喝酒也很偶然。但是爱熬夜,躺床上玩手机,十一点前基本没睡过觉。

我整个下午都精神恍惚,难道这就是老了?快死了?身体就不中用了?坟墓在招手了?太突然了,生命中的大事往往不给你准备的时间。我疯狂地查各种资料,除了打胰岛素,有没有别的选择,该怎么调理,注意事项等等。悲催的是查到的病例里面,都没有他这么高的例子,人家倒是有逆转的例子,但是最高的才8点多。他这属实是太高了,也许我们就该听医生的,去住院,打胰岛素,血糖这么高,自己瞎整,这不是拿生命开玩笑吗?

他之前没啥症状,就是老说腰疼,有时候说右下腹某个地方疼,有时候也说肝区不适,但是从来都没往糖尿病上想。他前年体检过,那时候除了脂肪肝,没查出问题。这次我查的资料说,血糖高会脖子、腋窝发黑,伤口愈合慢,这些他都有,可以以前咱不懂。

最后决定先自己调理,如果没有改善,或者一个月,仍然降不到正常范围,就交给医生吧。买了个小血糖仪,每天早上空腹测,买了些杂粮,有糙米,黑米,豆子,燕麦,燕麦片,玉米大渣,就类似玉米粒弄两半那么大,熬粥,网购了进口脱脂奶,喝着放心还不贵,还网购了些干马齿苋。

二、付诸行动

1、饮食调理

每天喝杂粮粥,或者麦片牛奶,粥里不放大米小米,它俩都容易升糖。主食就是玉米饼子,饼子里面加点菜叶子,后来还用荞麦面代替了掺的白面,附近有一家馒头房卖掺着麦麸的馒头,有时候饼子接不上顿了也吃半个全麦馒头。

菜有多种,芹菜,白菜,油菜,木耳,蘑菇,生菜,西兰花等等这些以叶菜为主吧,连土豆都基本不吃。这些菜统统都是水煮,加点盐,酱油,醋,拌一下就吃。还有每顿饭都有一个菜,就是醋拌洋葱。

饼子和粥都限量,一个,一碗,菜不限量。基本也就是一大盘吧。马齿苋也可以水泡好了煮一下,拌一拌也不难吃。期间还给他包过一次饺子,用荞麦面做皮,谁知跟泥土一样,完全没有任何延展性,一拉就断了,只好又掺了一些白面。买过几根白山药,也切片水煮。买过紫薯,当主食吃,也不能吃多,也买过小南瓜,也不能多吃。总之主食都不能多吃,就吃自己一个拳头那么大小一块。

期间还买到过两把芥菜秧子,叫什么雪里蕻,这个比较硬,还有点苦味,就放了一点点油炒了,那时候已经一周没吃过炒菜了,第一口,吃出了我的葵花籽油的香味!每次放盐,我都小心翼翼不能多放,有一天他看到我放盐时,右手拿着盐勺,左手轻拍右手臂,让盐一点点颠下去。他说,你拍的地方不对,应该拍后脑勺。说着拍了我的后脑勺一下,夸,盐全撒进去了……

我也陪他吃这些,到不觉得难以下咽。吃了也挺顶饿,过三四个小时完全不会觉得饿得难受,总之可以接受。每天要么吃个鸡蛋,要么喝奶,要么吃三片酱牛肉,有时蒸个龙利鱼柳,虽然对哪种鱼人们有争议,但是它简单易做,上班族每天自己做饭,时间是很有限的。一顿都不能去外面吃了,没有这么清淡的馆子。外面吃啥都不符合要求。能给糖尿病人吃的东西真的很少。想准备点零食,去超市买了号称无糖的粗粮饼干,回来一吃发现,太油了。想从网上买点糖尿病人吃的零食,也怕不符合要求,买回来再不能吃。

2、保证睡眠

另一个是睡眠,我每天都强制拿走他的手机,保证他基本10.30就睡觉了。这一点我认为很重要。一个表现就是,如果头天夜里他睡晚了,第二天血糖就会升高。熬夜伤肝,肝不好,就影响胰腺和肾。好在肝脏是一个自我修复能力很强的器官,只要你现在开始好好对它,它就会慢慢恢复健康,继续为你好好服务。包括脂肪肝,也必须调整饮食,重视起来。肝脏忍辱负重,特别能忍,一旦表现出病变,往往都过了很久了。

3、运动调节

糖尿病人调理手段中,关于运动,和饮食其实是同等重要的。他因为腰不好,其实运动很难安排,另外也得将就上班时间。我家离单位大概1.5公里。于是下班时他就有时候走回来,至少每天都安排这么一次,其余的运动,几乎没办法安排了。

一开始他就走这么一段路,要用半个小时。可见身体素质多差了。一礼拜以后就走的快了,十几分钟吧。报告一下迄今为止的成果吧。昨天他的血糖降到了6.1,今天还是6.1,不知道明天怎样。从15点多降到6.1,用了18天时间。所有这些方法,也并那么难操作。在此期间他的肚子小了,人也明显精神了,体重降了五六斤吧。体重降得到不多,其实我是害怕他快速掉秤的,但是外观上明显看出变瘦了,甚至脖子上的黑色都变淡了,也不知是不是冬天了捂得,他之前特别经常的口臭,调理期间也完全没有了,以前大便也每天粘马桶,现在也没有了。也没再说过肚子疼,甚至腰疼都略有缓解。

我的感觉就是,我们的身体对我们真的很忠诚,尽管你之前作践它,不爱惜它,只要你认识到了,真的去做对它有益的事,比如控制饮食,不要熬夜,适度运动,戒烟戒酒,这些常规的保养就能让它肉眼可见的变好。这些很难做到吗?只是不愿意做罢了。也许必须等到生命给你画下了一道红线,告诉你,再越过红线,你就要被罚下了,你才会真正的重视,才肯去做。给各位朋友一个参考吧。衷心祈祷我们每个人都健健康康,健康无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21

并不是!!!

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糖尿病都被认为是一种“老年病”——因为衰老而导致胰岛细胞功能下降。只是,现实的数据表明:在我国,年轻的糖尿病患者正越来越多。

2000年-2045年中国糖尿病报告

2020年4月,一份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的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最新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在我国,18-29岁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经达到2%,30-39岁之间的是6.3%,而在1996年,这两项比例分别是0.56%和1.36%。

而在患病群体越来越年轻的背后,更醒目的数据是——在中国,平均8个成年人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从2011年之后,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全球每4个糖尿病患者就有1个来自中国[1]。

那,糖尿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糖尿病是一个生活方式病,除了衰老的原因外,很多都市白领在作息和饮食习惯上都不太健康,吃得太多、吃得太好、动得太少所导致的肥胖也是高风险因素之一。长期高热量、高糖、高脂、低膳食纤维饮食,不但容易摄入过多的能量,还可能让血糖不知不觉升高;再加上久坐缺乏运动,导致肌肉细胞中的胰岛素受体对葡萄糖反应不敏感,就会使得血糖上升。缺乏节制的生活中,糖尿病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进了年轻人。

对于年轻患者来说,要想拨慢糖尿病进展的时钟,直接且0成本、0副作用的方法就是干预生活方式,延缓不良生活方式摧毁身体的速度。比如严格控制饮食,因为碳水摄入超标会立刻带来血糖飙升,身体亮起红灯,盛夏时节抱着西瓜吃个够也将成为奢望,路过甜品店时,更要心如止水;比如严格管理作息,不能熬夜,不能过劳;再比如每天与血糖仪相伴,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测试血糖……

这听起来似乎很容易,但是漫长的血糖管理确实残酷且痛苦的,毕竟不是一个两年的问题,是一个长达十数年的问题,偶尔放纵一次,就有可能让一个阶段的治疗前功尽弃。世间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年轻人想去享受,却因为糖尿病要跟那些东西保持距离,这真的需要有强大的意志力才能坚持。

而对于糖尿病在医学临床上的治疗,目前最常见的方法就是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虽然两者都是传统的糖尿病治疗手段,但实际上它们并不能“治疗”糖尿病!究其原因,吃药打针并没有从“源头”上去纠正病因,只是亡羊补牢的一种措施。从作用机制看,两者并不能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并不能改善胰岛素抵抗,所以只能暂时控制血糖,一不吃药/不打针血糖马上就升高。

近些年,通过手术治疗糖尿病成为一种新的方式。大量临床随访资料以及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外科减重手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结果显著优于传统治疗方式[2]。但,减重手术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正如其他手术一样,减重手术也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只适合于一小部分满足要求的患者,再加上这是一种创伤较大、不可逆且存在手术并发症的风险的治疗方法,很多年轻人并不愿意尝试。

糖吉医疗胃转流支架系统

不过,大家也别太悲观,也别就认为未来的岁月暗无天日了,随着内镜医学技术的进步,微创介入手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在国内,以胃转流支架为代表的内镜下微创介入手术,已经在北京、南京、天津、西安、杭州等多个知名三甲医院开展临床研究,其具备的易操作、不损伤人体结构、更微创、适应证更广等特点,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都降低了接受门槛,具备快速普及的潜力。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对未来的糖尿病治疗抱有积极的态度。相信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微创技术的普及,今后会有更多元、更安全的设备和技术出现,为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

 

参考文献:

[1] 王淑君, 高超. 糖尿病患者更要警惕低血糖——专访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孙晖教授[J]. 保健医苑, 2020(2):4.

[2]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肥胖与糖尿病外科医师委员会. 对"代谢手术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国际糖尿病组织联合共识"的认可声明[J]. 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 2017, 3(4):181-183.

第2个回答  2020-12-25
当然不是,虽然得了糖尿病,但是现在的技术能够控制这项疾病的恶化,只要你自己注意一些,不会对你产生影响
第3个回答  2020-12-25
并不是这样的,因为还很年轻,身体素质相对还很好,可以通过合理的控制饮食,再配合医生的治疗,平时也要多锻炼增强体质,慢慢的可以恢复正常的。
第4个回答  2020-12-25
27岁确诊糖尿病,人生怎么能说没有希望了。人生命的意义在于为社会创造价值,况且糖尿病又不是绝症,遵循医嘱,注意饮食,只能维持体内血糖平衡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