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北上广深外,中国是否该增添一线城市?

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前所长姚余栋表示现在中国城镇化要采取国家中心城市战略,也就是说中国现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还太少,至少要有八个一线城市。姚余栋认为最有可能成为新一线城市的是成都和杭州。

目前,中国有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一线城市毫无疑问,城市大,发展快,经济实力强,人口多,精英多等等优势明显,对于中国,增添一线城市是必要也是必须的。

第一,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地大物博,人口资源也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改革开放之初,北上广深由于历史和政策的原因获得了飞快的发展,不过,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不断的多元化和国际化,不同城市有不同城市的战略定位,只有让更多的城市发挥出独特的城市魅力和实力才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定的地位和分量。

第二,中国的发展就是先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一部分城市先发展起来,最后的结局是通过先富起来的人带动后面的人,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只有增添一些城市,才能让社会的资源分配更加合理,一线城市往往会带动周边的发展,辐射能力较大,只有通过添加一线城市才能把经济发展区域覆盖的更多,让人们更加享受红利待遇。

第三,如今的北上广深已经不断的不断的人口涌入,对于这些城市的环境,社会压力也非常大,我们可以从房价,道路交通等等方面看出来,特别是春运,很多一线城市回家的老乡把火车站围着水泄不通,添加一线城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类问题。

不过,发展一线城市还需要结合当地的文化经济等等综合实力,要想争取加入一线城市的圈子还需要地方城市的自身努力,毕竟一线城市的目光是国际社会,它需要有国际的眼光,被世界认可,吸引世界的人才,吸引世界级的高科技企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08

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要知道什么叫做“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指的是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都市。其主要体现在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对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交通通达能力等各层面,一线城市在生产、服务、金融、创新、流通、综合商业指数等全国社会活动中起到引领和辐射等主导功能。

    以上是人们对“一线城市”的大致定义。一线城市的出现是在一个改革开放这个大历史背景下出现的。北京作为历史文化政治中心。上海作为最早的一批对外开放城市,长期一来是我过的经济金融中心。广州深圳毗邻港澳台,是新中国的南大门,当年实行对外开放,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能最快吸引一大批港澳台的投资者开办工厂,方便引进外资和技术来弥补工业的落后现状。也就是拿资源换技术一说了。

    改革开放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在当时一部分先富带后富的思想下已经让一批城市从曾经的小渔村到现在国际化的大都市,这其中有着国家众多的支持,可以说这三十多年来是国家拿着内陆众多城市的税收去补贴当年的几个城市发展。三十年过去了,用人的一生来收,三十是而立之年。也该自己"成家立业"了。甚至是可以补贴家用了。之前的资源倾斜在某几个重点城市现在是不是可以把资源重新稍稍的分配下呢?!既然现在北上广深已经富裕起来了,已经是属于先富的那一批,是不是可以履行带后富的诺言呢?!

    小家大家其实都是一个道理,家里的兄弟姐妹多了,父母肯定会有一个重点培养对象,指望着这个重点的培养对象到时候发达了带家里一把,帮帮其它的兄弟姐妹们。一起把日子过的好些。国家也是一样的。在本来是在资源平等的情况下发展就是凭本事的,人为的把资源倾斜后让某个或者某几个地区先富起来了,如果不想着怎么去缩小这个差距,导致区域性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势必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

   水桶能装多少水最终还是取决于最短的哪一快板子。只有最短木板都变长了,水才能装的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