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是如何看待父母之恩的?

如题所述

信佛者礼赞佛祖舍小家为众生,是大慈悲;非佛者认为佛连父母养育之恩都抛弃,是假情怀。那么,佛祖本人是如何看待父母养育之恩的?

虽然佛弟子常言:“以文解经,三世佛冤。”其实究其文,考其义。所谓依经不依人,不能因意见相左就说是歪解,不能以观点一致就说是真言佛说。以文说文,是一种客观的求知态度。

且不扯远,回到主题,经书上是如何记载佛对父母养育之恩的理解的呢?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中,佛祖曾与摩揭陀国王舍城中的500长者专门探讨了父母养育之恩的意义及佛对父母养育恩情的看法。具体观点有四:

一、父母之恩第一,功德不可校量。

佛对前来聆听佛法的500长者说,你们此刻听说了佛法的大乘妙义,就心生求利益安乐的未来法,这是不对的。世间有四种恩情不能忘:“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

佛将父母养育之恩名列四恩之首,其次是众生间的人情交集,再次是国王领主对个人生命的庇佑,最后才是佛法僧三宝对生命的指引。佛甚至认为,供养佛菩萨的功德远非供养父母重要。佛说:“一心供养满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顺心。”

二、悲母之恩“逾于须弥,重于大地”

佛说父有慈恩,母有悲恩。尤其是母亲对子女的恩。恩及未形,从娘胎十月便吮母心血而生。出生后,要“饮母乳百八十斛”才能真正发育完成。佛说,母有十德。“一曰大地、二曰能生、三曰能正、四曰养育、五曰智者、六曰庄严、七曰安稳、八曰教授、九曰教诫、十曰与业。”

父母之恩,割肉侍亲且无以为报。佛如是说:“世间所高莫过山岳。悲母之恩逾于须弥;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

三、母在为富,母没为贫

世人无不爱富嫌贫。然佛问:“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在佛看来,最富者并非是手捧价值三千大千世界、能够满足你任何心愿的至宝摩尼珠。

佛的答案是:“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母在为日中,为月明;母没为日没,为闇夜。故佛说,勤加修习孝养父母与供佛福等无异。

四、众生恩者,即无始来,等无差别

舜孝而有瞽叟之父。有人说,我诚心对待父母,奈何我以人为父,人不以我为子!想孝顺,不是没心,是没机会。对于此,佛如何认为呢?

佛说,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多半互为父母。生生世世循环,父不慈母不悲子女不孝并非偶然,并非当下谁之责任。唯有互相体谅对方,才是家庭的和谐之道。

父母之恩若此,故佛说众生“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不孝顺父母的人,连如来也不能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