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明清两代的首都都是在北京,按道理明清两代的皇帝都应该操着一口京片子,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在北京土生土长的康熙帝,却说着一口赵本山的口音,每天都用东北话上朝议政。
康熙帝有东北口音的证据,是他的奏折朱批,比如,专治疟疾,连吃两服,可以出根,解京又费一凡事,不如存库,知道了,近日审事的大臣众论何如,必先严否。这句话当中的“可以出根”,实际上皇上说的是服了这药,可以除根,费一凡事,实际上皇上写的是,又要再费一番事。必先严否,实际上皇上问的是,比先前更严了吗?
就连批复里都是这么浓的“酸菜味”,足见康熙帝的东北话的造诣。那这究竟又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康熙即位距离清朝入关只有短短的18年的时间,那个时候清政府还没有把北京话定位官方语言,而且康熙身边最亲近的人里面,例如,孝庄太后,苏麻喇姑等等,都还是说的满人的东北腔。所以在御批里面,北京音和东北音,这两种语言搅和到一起,文字上就出现了“这些“混音”现象。
明清时期有口音的皇帝不止康熙一位,还有明太祖朱元璋。他建立明朝,定都南京,以南京一带的方言为基础,定为明朝官方语言,可是他自己却不会讲一句南京话,他那带有凤阳口音的“口语体”圣旨在中国帝王中也是独树一帜。
乡音无改鬓毛衰,皇帝可以改变都城的所在地,却改变不了自己的口音,也许在康熙帝用膳的时候,他也会来这么一句,翠花上酸菜(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