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地质调查内容

如题所述

农业地质调查,能够全面反映农业生态要素中的地质因子及地质因子的影响作用,从而可以进行农业生态地质类型的划分,并确定其区域主导因子及参数,以指导农业生产。目前中国农业地质调查工作仍处于实验阶段,因而无统一的规范和标准。

农业地质调查一般是以农业地球化学调查为基础,联系区域地壳表层地质背景及演化,基岩和成土母质的组成、结构和物质循环,分析地下水及土壤水分的分配和分布,调查土壤吸力状况,尤其是植物营养元素的背景含量及分布状况,划分农业土地生态环境类型,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及潜力,农业污染及农业灾害的类型及对策,综合评价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对农业生产环境的影响,提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对策。

1.生态地质背景调查

区域地壳表层物质组成与结构调查 包括岩石类型、特殊地质体的分布(如超基性岩、花岗岩、剪切带、破碎带等)、区内传统矿产与非传统矿产的类型及分布。这些都是基础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但需要从农业地质背景角度进行分析和总结。

区域地球物理场和地球化学场调查 包括重力场、磁场、放射性场、地球化学场、地热场及应力场等,注重分析其本底,异常形态特征、组合、分带性,判别其主导因素。

区域地壳演化史调查 对区域内的造陆、造山作用,时间、类型、演化阶段的调查,尤其是对第四纪以来地壳运动的调查,为研究该区环境演化规律提供基础资料。另一个重点是现代地壳运动及其环境效应,调查区域地壳升降趋势及速率,区域气候和自然环境等迁移和趋势。

区域地质灾害调查 调查区内地壳稳定性、地震、地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并对水土流失、沙漠化、盐渍化等环境灾害形成的地质因素进行调查和评价。

2.基岩与成土母质调查

基岩的矿物和化学组成调查 调查不同类型基岩的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常量元素、微量元素(有益元素和有害元素)等。这些内容在区域地质地球化学调查中已有许多资料可参考,但在微量元素分析项目上,要突出农业化学元素,注意收集和补充。

成土母质的调查 成土母质是基岩表层的疏松物质,它们可能是水下沉积物(砂、砾、泥),也可能是地表沉积的(洪积、波积、残积、风积),甚至是一些成熟度很低的沉积岩,如黄土、红土等。成土母质调查既是区域表生地质和地质化学调查的主要内容,又是农业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二者在元素选择和研究重点上有所不同。农业地质侧重于这些物质的形成和运移,风化和搬运作用在不同地段的发育程度和速率,在元素的研究上,更侧重于与农业有关的有机物和微量元素。

农业水文地质调查 调查基岩裂隙带的分布与密度,表层松散物的孔隙度、渗透性,地下水供给状况(潜水面深度,地下水运动方向及速率,地表水渗透速率及滞留时间,给水和排水区的分布等)、深层水的水储量和水质,土壤保水能力(土壤水的分配、有效水分、季节分配、土壤水的动态)等。

3.土壤地球化学调查

土壤地球化学本底调查 又称为土壤地球化学背景调查,其中心任务是调查区内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和有害元素(包括污染元素)的背景值、衬度及异常情况,包括不同层位和不同粒级中的元素背景值;不同类型元素的背景值;元素地球化学赋存状态及迁移性。

土壤微量营养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调查 主要指Zn、Cu、Fe、I、Se、Cr、Co、Mn、Mo、Ni、V、B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调查区域空间及不同类型土壤中存在的营养元素的种类、含量、元素组合、分布规律及存在形式及来源,讨论其有效性及利用率,分析这些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平衡过程,提出最佳浓度标准及保证措施。

土壤中有毒有害元素地球化学调查 调查土壤中有毒有害元素的含量(如Pb、Sb、Hg、Cd等)以及某些限量元素(如V、F、Mo、Se等)的含量,调查它们在各种植物及农业品中的含量,分析其分布状况,讨论其积累速率和排出条件,重点了解这些元素在食物链中的传递和积累过程,确定其损害类型和强度。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生态环境效应调查 主要包括区域土特名优农林副产品的地球化学因子,及其生长环境的土壤地球化学和地方病与微量元素缺乏症或高含量。

土壤发生学调查 主要调查成土控制因素及其重要性,土壤发育程度及其分布规律,土壤对成土母质与基岩的继承性及变化性,影响土壤演化的主导因素,土壤发育的趋势及保存条件,土壤灾害及土壤问题等。

土壤—生物链间元素迁移和循环规律研究 在上述调查基础上,通过对土壤与农作物间营养元素、有益微量元素、有毒有害元素的含量对比,农作物、饲料、动物体之间元素含量对比,讨论土壤—生物链的微量元素循环,如有可能最终编制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