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如何去小学化?

如题所述

幼儿园教学去小学化,不是教什么的问题,而是怎么教。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以来,家长们就开始了关于幼儿园教什么话题的讨论。今天我们来谈谈应该怎么教的问题吧。
把教学生活化,让教学服务于生活。当下大多数人乃至教育者的认知里,学校教学的最大目的是为了“考高分”,忽略这些技能如何运用到生活中去,使学校教育脱离了日常生活的应用。说白了就是现在大多数孩子就是单纯为了学习成绩而去学,追求学习成绩成为孩子的生活主调,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见稿)》指导我们要做的是教育生活化,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生活即学校。”
所以,该如何让教育服务于生活?首先我们要确定为什么要学习?很明显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例如:思思四岁的时候就对写字特别感兴趣,思思管这叫“画字”。爷爷奶奶觉得思思在这方面很有天赋,于是带着孩子上了辅导班。不知怎么,思思慢慢的开始讨厌写字,排斥上辅导班,她再也不玩“画字”的游戏。案例中的思思由原来的喜欢“画字”到后来的讨厌“字”,明显是学习由之前的生活化主动学习转化成了机械学习,由自身内在需求转化成外界需求。这是思思对待写字这件事态度的转变。
所以呜帕幼儿概念馆认为,幼儿园教学去小学化,是为了避免使用小学化的教育手段来教育幼儿,应该让教育生活化,让孩子感受与自身最为密切相关的生活,从而更好的了解世界,在生活孩子才能发现无限乐趣,真正把孩子的乐趣放在第一位,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6
幼儿园,应该是孩子们无忧无虑玩乐的地方,但现在却出现了许多教育机构,打出“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口号,推出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让孩子提前进入到小学期形式的学习,这种教育方式极大的妨碍了幼儿的身心发展,也违背了教育规律,无异于给孩子们拔苗助长。
一、幼教小学化带来的危害
(1)扰乱了幼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幼儿时期的孩子肌肉骨骼都处于尚未定型的时候,如果采用小学化的教育方式,会使其肌肉骨骼发育出现问题。比如长时间低头写字会造成驼背,同时长时间低头写字会使孩子的视力受损;小孩子需要多接触大自然,充分的跑跳玩耍会加快肌肉骨骼的发育。小学化的教育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并且坚持很长时间。首先对于幼儿来说坚持长时间不动已经是扼制天性了,还要集中注意力,这种教育方式会对幼儿神经造成损伤,从而会培养出更多“书呆子”类型的小孩子。
(2)错失关键期,阻碍孩子的自由发展
幼儿在三四岁这个阶段处于语言的黄金学习期,对语言的学习能力极强,而如果被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课堂束缚住,会使其语言能力大幅度被降低。与此同时,三四岁的孩子更应该通过与大自然和社会的亲密接触来提高其生活能力和交流能力。把幼儿封锁在课堂中会极大的伤害孩子的多样化成长,变成小书呆,导致孩子的实践和人际交往能力降低。
(3)造成幼儿厌学情绪的产生
在幼儿园阶段,学习并不是幼儿的首要任务,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自律性,为小学教育奠定良好基础。如果提前让幼儿园的孩子学习了小学的课程,会造成学生在小学一二年级时失去学习的动力,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
二、幼儿园如何做到寓教于乐,解放儿童的天性
(1)利用游戏,做到寓教于乐
游戏在幼儿成长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借助游戏的表现方式,将教育理念蕴藏其中。比如可以用扮演英雄人物引导孩子培养优良的品质,通过利用游戏的输赢,引导孩子遵守规则,巩固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2)认真执行以儿童为主的教育理念
幼儿园教育中不能只依靠课本,还要完善教学资源,筛选优质的、科学的教学资源。例如,增加手工课、社会实践课等,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开发大脑。教师要让儿童去做,并加以鼓励,但要注重儿童意愿,一切从儿童出发,培养每个孩子的特点。
(3)引导比灌输更重要
幼儿教师要学会使用引导的方式,在教导儿童做某件事情时,用"你可以去做吗、你愿意去做吗?"代替"xxx你去干什么"。时刻注意儿童的变化,发现每个儿童的优点,经常鼓励,帮助儿童建立自信。在指正儿童的缺点时也不要用斥责的方式,让儿童感受到自己的错误对他人带来的伤害,增强其同理心。
【2019(秋季)亚洲幼教年会+第八届亚洲幼教展览会+山东幼教名园行】,将于10月24日—27日在青岛市【同期盛大举办】,热烈欢迎您和朋友莅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26

去小学化最重要的不是内容小学化,而且方法,妈妈们一定要充分了解幼儿园教育的本质才能配合老师做好孩子的教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