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之,谋不远而动不义,其楚白公胜之流乎翻译

如题所述

要之,谋不远而动不义,其楚白公胜之流乎的翻译为:这里面的关键是,谋虑不深远且行动不合乎礼义,不过是楚国为复仇而丧生的白公胜之流罢了。

原文: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复言、重诺,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决腹,非勇也。要之,谋不远而动不义,其楚白公胜之流乎。

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故扬子论之,以要离为蛛蝥之靡,聂政为壮士之靡,荆轲为刺客之靡,皆不可谓之义。又日:“荆轲,君子盗诸。”善哉。

译文:跪着行走、伏地爬行,并不表示恭敬;言必行,重承诺,并不表示信义;耗费金钱,散发玉器,并不表示恩惠;自割颈部,剖膛破腹,并不表示勇敢。这里面的关键是,谋虑不深远且行动不合乎礼义,不过是楚国为复仇而丧生的白公胜之流罢了。

荆轲心怀报答太子丹豢养的私情,不顾全家七族人会受到牵连,想用一把尺八长的匕首使燕国强大、秦国削弱,这难道不是愚蠢吗。所以扬雄对此评论说,要离的死是蜘蛛、蝥虫之类的死;聂政的死是壮士之类的死,荆轲的死是刺客之类的死,这些都不能算作义。他又说:“荆轲,按君子的道德观念来看,是类似盗贼之辈了。”这话说得好啊。

《资治通鉴》的简介:

《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有限,上起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

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