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不三不四?

如题所述

不三不四,汉语成语,拼音:bù sān bù sì,在施耐庵的《水浒传》中,意思不像样、不正派。 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在易经中象征正道和大道。不三不四说明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不是在正道或大道上,有不务正业之意。

释义 指不正派,也指不像样子。

不三不四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回:“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   。” 

例句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三回:“陈灵公口中还在那里不三不四,耍笑弄酒。”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五·穷马周遭际卖缒媪》:“平日见王媪是个俏丽孤孀,闲时倚门靠壁,不三不四,轻嘴薄舌的狂言挑拨。”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五卷:“可见元宵之夜;趁着喧闹丛中干那不三不四勾当的;不一而足。”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文明小史》第三五回:“到上海游学,不三不四合上了好些朋友,发了些海阔天空的议论,什么民权、公德,闹的烟雾腾天,人家都不敢亲近他。” 

不三不四成语溯源

在中国古代的易经思想,易经的每个卦都分6个爻,俗称6爻卦,意思为事物发展的6个阶段。第三爻与第四爻处在6爻的中间位置,在易经中象征正道和大道。不三不四说明一个人或一件事物不是在正道或大道上,有不务正业之意。

不三不四成语辨析  

【近义词】不伦不类、非僧非俗

【反义词】正正经经、中规中矩、有板有眼、有模有样、一本正经、正襟危坐、堂堂正正

【谜语】二除七;二分之七;3.5

【歇后语】七个钱放两处;七尺布拦腰剪      

 不三不四成语用法

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形容人的品行不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04
三,四,都是数量词。民间多用比喻,如,说三道四。加上反义一个不字,更能形象表达自己的看法,对人常评价,这人不三不四。

不靠谱,不可信的人和事,都可用不三不四来表述,一般是指行为不端,作风不正经的人。古代对女人的行为规范,有三从四德。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丧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不遵守三从四德的女人,就是不三不四的人。后来延伸到不讲仁义道德,没底线的人,就连办事不着调的人,都称为不三不四的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