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是什么原因?

如题所述

  长期卧床不起的患者,由于躯体的重压与摩擦而引起的,以局限性浅表皮肤破损,疮口经久不愈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疮疡类疾病。那么,?褥疮的预防要点有哪些?下面就由我告诉大家吧!

  

  1.全身营养不良或区域性组织供血不足和防病能力降低,都易导致褥疮的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发生,如长期发热及恶病质等病人。

  2.区域性长期受压,经久不改变 *** ,导致血液回圈障碍而发生组织营养不良。见于不正确的半坐卧位或坐位、瘫痪、昏迷、年老体弱、消瘦、水肿及手术后不能自己移动 *** 者。

  3.使用石膏绷带、夹板时,衬垫不当,松紧不适,致使区域性组织血液回圈障碍。面板经常受潮溼及磨擦等物理因素的 *** ,如大量汗液、大小便失禁、分泌物、呕吐物、衣服不平整、床单皱折有碎屑、翻身时拖拉、使用脱漆便器等,可导致面板角质层受损。抵抗力降低。

  4.长期不改变 *** ,有些人长期处于不正确的半坐卧位或坐位,如瘫痪、昏迷的患者、年老体弱、消瘦、水肿及手术后不能自己移动 *** 者,由于区域性长期受压,长时间的不改变 *** ,导致血液回圈障碍而发生组织营养不良。

  5.经常摩擦,面板经常受潮溼及摩擦等物理因素的 *** ,如大量汗液、大小便失禁、分泌物、呕吐物、衣服不平整、床单皱折有碎屑、翻身时拖拉、使用脱漆便器等,可导致面板角质层受损,抵抗力降低。

  6.血液回圈障碍,使用石膏绷带、夹板时,衬垫不当,松紧不适,致使区域性组织血液回圈障碍。

  7.营养不良,全身营养不良或区域性组织供血不足和防病能力降低,都容易导致褥疮的发生,比如长期发热及恶病质等患者。

  褥疮的预防要点有哪些

  1、勤翻身:实施有效到位的翻身来间歇性地解除区域性压迫,是预防褥疮最为有效、关键的措施。一般卧床病人每1—2小时翻身一次,发现面板变红,则应每小时翻身一次,左、右侧卧、平卧、俯卧位交替进行,并用软枕、气枕、水枕、气垫圈、海绵圈等垫在骨突出部位,可起到区域性悬空、减轻压力作用。坐轮椅的病人可在足底放一个海绵垫,臀下软枕***垫***或创生源防褥疮垫,每15—20分钟变换重心1次,应阻止病人长时间坐轮椅***2小时以上***,在可能的情况下,让病人站立,行走10分钟。

  2、正确实施 *** :平卧时,将手放入臀下,掌心向下向上均可。充分感受面板温度和受压力情况,并上 *** 面板5分钟,每20分钟重复一次。左、右侧卧时,侧身要侧到位,半平半侧***斜侧***应用软枕支撑腰背部,对面板颜色、温度、质地正常的受压部位可用50%红花酒精倒入掌心,两侧由轻→重→轻 *** 5—10分钟;发现面板变红,则不宜进行面板 *** ,可悬空压红部位,一般解除压力30—40分钟后面板颜色可恢复正常。面板持续发红、发绀、更不宜 *** 、以免加重损伤。

  3、床褥、床单的要求:卧床病人的床褥要透气,软硬适中、吸水性好,可用气垫床***卵窝形为佳***、高密度海绵床垫,床单应为纯棉,另外在床单上可铺一条纯棉浴巾,便于更换。床单保持平整、干燥、清洁、无皱折、无渣屑、无杂物,气垫床充气软硬要适度,过度充气反而可使面板受压增加。为病人更换床单时应防止拖、拉、拽,以防损坏面板。

  4、保持面板清洁干燥完整:预防褥疮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通常使用的方法是温水擦浴每天1—2次,擦洗时不可用 *** 性强的清洁剂,不可用力擦拭,以防损伤面板。对易出汗的腋窝、腹肌沟部位,可用小毛巾随时擦拭。为防止面板损伤可在区域性扑“强生”婴儿护臀粉或痱子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05
褥疮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皮肤病,它通常出现在长时间卧床不起的人身上。褥疮的发生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身体的某个部位会受到压迫,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皮肤组织缺氧和营养不足而损伤。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也可能会导致褥疮的发生,比如皮肤摩擦、湿度过高、皮肤感染等等。
如果你想避免褥疮的发生,那么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保持正确的体位和姿势非常重要。卧床时应该经常改变身体姿势,并且要使用特殊的垫子来减轻压力。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身上有汗水或者尿液等分泌物,在没有及时清洁干净之前就不能再卧床了。定期进行推拿按摩和轻微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预防褥疮的发生。
如果你已经出现了褥疮,那么如何治疗呢?你需要保持身体卫生,保持休息和清洁干净。接着,你需要使用一些专门治疗褥疮的药物和护理用品,比如抗菌药、促进伤口愈合的药品等等。还有一些特殊的支架和垫子可以帮助减轻压力和促进伤口愈合。
褥疮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皮肤病,但是它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只要你注意正确的体位、姿势和卫生习惯,并且及时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就可以有效地减少褥疮的发生,并且让自己更加健康舒适。在使用任何药物或者护理用品之前,请务必咨询医生或者专业人士的意见,以确保安全有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