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心情胜过一切?

如题所述

一家信誉特好的大花店以高薪聘请一位售花小姐,招聘广告张贴出去后,前来应聘的人如过江之鲫。经过几番口试,老板留下了三位女孩让她们每人经营花店一周,以便从中挑选一人。这三个女孩长得都如花一样美丽,一人曾经在花店插过花、卖过花,一人是花艺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余下一人只是一个待业青年。

插过花的女孩一听老板要让她们以一周的实践成绩为应聘硬件,心中窃喜,毕竟插花、卖花对于她来说是轻车熟路。每次一见顾进来,她就不停地介绍各类花的象征意义以及给什么样的人送什么样的花,几乎每一个人进花店,她都能说得让人买去一束花或一篮花,一周下来,她的成绩不错。

花艺女生经营花店,她充分发挥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从插花的艺术到插花的成本,都精心琢磨,她甚至联想到把一些断枝的花朵用牙签连接花枝夹在鲜花中,用以降低成本……她的知识和她的聪明为她一周的鲜花经营也带来了不错的成绩。

待业女青年经营起花店,则有点放不开手脚,然而她置身于花丛中的微笑简直就是一朵花,她的心情也如花一样美丽。一些残花她总舍不得丢掉,而是修剪修剪,免费送给路边行走的小学生,而且每一个从她手中买去花的人,都能得到她一句甜甜的软语——“鲜花送人,余香留己。”这听起来既像女孩为自己说的,又像是为花店讲,也像为买花人讲的,简直是一句心灵默契的心语……尽管女孩努力地珍惜她一周的经营时间,但她的成绩比前两个女孩相差很大。

出人意料的是,老板竟然留下了那个待业女孩。人们不解——为何老板放弃能为他挣钱的女孩,而偏偏选中这个缩手缩脚的待业女孩老板如是说:用鲜花挣再多的钱也只是有限的,用如花的心情去挣钱才是无限的。花艺可以慢慢学,可如花的心情不是学来的,因为这里面包含着一个人的气质、品德以及情趣爱好、艺术修养……满足就会幸福在这个花团锦簇的校园里,玲玲和倩倩绝对是备受瞩目的一族,从长相到才华,都是无可挑剔。倩倩是个聪明沉静的漂亮女孩,而玲玲则显得神秘又不失风采,所以,追在后面的男生一打一打。但是谁也猜不透,这两个女孩从来没有幸福过。

玲玲是在学期初的系辩论赛上亮相的,那时玲玲白净清丽舌瓣生莲,让人既饱耳福又捧腹。一场辩论赛使玲玲获得了大丰收,不时冒出某学长在楼下彻夜等她,某男孩给她挂电话夸张地说“我爱你”,甚至有位绝望的男生为她痛哭流涕。玲玲不曾动心,玲玲不会被凡人打动的。不过玲玲曾和我大哥有过一段,可一星期后又分手了。据说她想踩着大哥的背走上一条清高的道路,然而舆论让她来能如愿。一个月后,他们公开出入各种场合,大哥人很好,玲玲很幸福。连她的美丽谣言都是令人嫉妒的。

倩倩的开始并没有玲玲那般幸运,虽然偶尔会有一点花边新闻,但倩倩心有所属,早已非他人所能转移。倩倩假装洒脱,说自己不重感情,崇尚物质。但倩倩和她的爱从来都是寂寞的,无人能陪。倩倩从未让任何男孩不瞧自己一眼就走开过,然而这一回,她遇到了狠狠的拒绝,就像腊月的寒风,冰寒彻骨,倩倩每天都在其中瑟瑟发抖,垂死挣扎。

玲玲最终还是和大哥分手了。大哥说这不需要理由,性格不和。而玲玲,刚刚喜欢上了大哥,可怜一把柔骨,在微笑的遮掩下,哭得哀尽泣绝。每天对着镜子涂脂抹粉又擦掉,然后听歌到夜里两点。

幸福本来就没有过的呀!

倩倩光着脚在走廊里游荡了一个夏天,决定摆脱那纠缠不休的痛。于是,感化在一个傻男孩无限温柔的怀抱里,不再强调:“不是咱的,是你,和我。”倩倩突然感到吃糖般的幸福。

玲玲是出色的,但已不相信什么真爱。

爱,就是这么一回事吧。

玲玲在倩倩的撮合下,半推半就地找了个“酷哥”。玲玲感到空荡的幸福。

倩倩的成绩很出色,鲜花掌声接踵而来。但倩倩的眼里总有那么一丝忧郁。倩倩和男友已经很贴心了,却猛然发现,要我的人原来已不这么幼稚。倩倩和他提了几次分手,不过是开玩笑,最后来了一次真的。倩倩本以为自己没了他天不会塌,还可以再一打一打地交男朋友。分手后才发现自己比他更痛苦,于是又复合了。倩倩曾和玲玲打趣说交一打一打男友的任务只好作罢了,其实倩倩那时心里很苦,她摆脱不了那份依靠,不行的。

倩倩不敢丢掉无趣的大鱼,也不敢随从那些身旁游来游去的飘忽不定的小鱼,倩倩在矛盾与必然中周而复始地失望着。

玲玲在爸爸的强烈干预下和酷哥分手了。一个星期后,酷哥身边多了一位长发飘飘的新女友。玲玲的荣誉和美丽注定只能寂寞孤单着。

玲玲和倩倩就这样寻寻觅觅地生活着。麻木与绝望,同时折磨着她们容易受伤的心灵。玲玲会用很长的指甲在腿上抠出很长的指印;而倩倩,则会在手背上咬出一个又一个很红很肿的月牙印。

其实本来可以幸福的,只要有一点点满足。玲玲无事一身轻,可以无所顾虑,享受自己的才情和生活;而倩倩,事业爱情双丰收。但是,有谁的人生会那么完美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