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如题所述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奏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翻译:
  一封谏迎佛骨的奏章,清早奏给皇上,晚上就被谪贬到八千里路外的潮阳。我本想替圣上除掉有害的事情,岂肯因为年迈衰老而顾惜自己的老命呢?浓浓的云雾横阻在秦岭上空,不见家在何方;大雪拥塞蓝关,连年、马也不肯前进。我知道你远道赶来是有用意的,为的是到瘴气多的江边收我的尸骨呀!

  解释:
  ①左迁:降职。蓝关:在蓝田县南。湘:字北渚,韩愈之侄韩老成的长子,长庆三年(823)进士,任大理丞。②一封:指一封奏章,即《论佛骨表》。九重天:古称天有九层,第九层最高,此指朝廷、皇帝。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凤翔法门寺护国真身塔内藏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宪宗派宦官迎入宫廷供奉,韩愈上《论佛骨表》谏阻,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潮州州治潮阳(今属广州)距长安八千里。③瘴江:指岭南瘴气弥漫的江流。(可根据整篇翻译来推出单字的解释)

  顺便给你个赏析:
  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何异于发配充军?
  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韩愈之刚直胆魄可见一斑。目的明确,动机纯正,后果怎样,终亦不顾。此联有表白,有愤慨,而表达却颇为含蓄。“肯将衰朽惜残年”,大有为匡正祛邪义无反顾的勇气。
  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谪贬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可谓悲极。前瞻茫茫,雪拥蓝关,马也踟蹰起来。“马不前”抑或“人不前”呢?李白在天宝三年(744)因玄宗疏远而上疏求去,曾作《行路难》述志,其中就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联,亦写仕途险恶,不过,韩愈比之李白,境遇更为惨烈。韩愈仿此联所作,有异曲同工之妙。本联借“秦岭”、“蓝关”之自然景色表述了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绪,同时也蕴含为上表付出的惨痛代价。这两句,一顾一瞻,顾者为长安,因云横秦岭,长安已不可见,“龙颜”难以再睹;瞻者乃潮州,奈何为蓝关大雪所阻,前程曲折坎坷,不敢多想,“马”固不能“前”,“人”却能“前”乎?英雄失路,于此可知矣!
  尾联很有“虽九死而不悔”的态度,也含有蹇叔哭师的悲切,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3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第2个回答  2010-10-21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如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一生,以辟佛为己任;而历代帝王,为求长生不老,却信鬼拜佛,能事不已。孝文帝能“求贤访逐臣”,甚至可以“夜半虚前席”,可谓恭谦,奈何他“不问苍生问鬼神”;南朝统治者崇信佛教,大造寺院,比韩愈稍后的晚唐诗人杜牧也曾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进行过讽刺。但将以上两例入诗的诗人们只是含沙射影,借古讽今,寓弦外之音而已;韩愈则不然,他对唐宪宗迎佛骨的荒唐之举竟敢直言相谏,申言“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百殃咎,宜加臣身”(《论佛骨表》),果然触龙颜,差点丢了性命,其辟佛之勇毅精神确实可嘉!后经裴度等人说情,才由刑部侍郎判贬为潮州刺史。左迁如充军,心情可想而知,途遇韩湘,只好悲歌当哭,感叹唏嘘!

首联写因“一封(书)”而获罪被贬,“朝夕”而已,可知龙颜已大怒,一贬便离京城八千里之遥,何异于发配充军?

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韩愈之刚直胆魄可见一斑。目的明确,动机纯正,后果怎样,终亦不顾。此联有表白,有愤慨,而表达却颇为含蓄。“肯将衰朽惜残年”,大有为匡正祛邪义无反顾的勇气。

颈联即景抒情,既悲且壮。谪贬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可谓悲极。前瞻茫茫,雪拥蓝关,马也踟蹰起来。“马不前”抑或“人不前”呢?李白在天宝三年(744)因玄宗疏远而上疏求去,曾作《行路难》述志,其中就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一联,亦写仕途险恶,不过,韩愈比之李白,境遇更为惨烈。韩愈仿此联所作,有异曲同工之妙。本联借“秦岭”、“蓝关”之自然景色表述了自己的愁苦悲戚心绪,同时也蕴含为上表付出的惨痛代价。这两句,一顾一瞻,顾者为长安,因云横秦岭,长安已不可见,“龙颜”难以再睹;瞻者乃潮州,奈何为蓝关大雪所阻,前程曲折坎坷,不敢多想,“马”固不能“前”,“人”却能“前”乎?英雄失路,于此可知矣!

尾联很有“虽九死而不悔”的态度,也含有蹇叔哭师的悲切,抒英雄之志,表骨肉之情,悲痛凄楚,溢于言表。

全诗熔叙事、写景、抒情为一炉,诗味浓郁,感情真切,对比鲜明,是韩诗七律中的精品。
第3个回答  2019-12-1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