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是怎么死的 ?

我很喜欢历史,想知道他是怎么死的/

长平之战过后是秦国灭赵的大好时机,白起打算乘胜追击,但是中了反间之计。说客叫苏代跟秦昭王说,白起能耐太大了,你要是叫他再去灭了赵,你以后管得了他吗?秦昭王听信谗言,赐他自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4-27
按照司马迁的记载,白起的死时应侯范睢一手造成的。范睢是当时秦国的宰相,白起因为战功卓著被封为武安君。范睢因为白起功劳太大,于是起了嫉妒之心,便使用权谋陷害,最终要了白起的命。 然而司马迁的叙述和结论之间应该还有较大的距离。范睢的嫉妒可能是真的,而当时秦国的最高统帅却并不是范睢。从历史的记载来看,秦昭王并不是一个容易被别人蒙蔽和欺骗的人,范睢虽然深得秦昭王的信任,但还不至于能让秦昭王为了他的而放弃国家利益。即如果白起能够忠实执行命令,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则范睢纵然想要除掉他也不可能达到目的。 事实上是白起在他的领导秦昭王作了一次错误的决策之后就闹起了个人意气,他已经容不得半点委屈,不仅连续不接受领导的命令,而且还不断地放出风凉话批评和讽刺他的国君。于是他被降为士兵,于是他便被驱逐出境,于是他便被逼自杀。而他至死都没有明白他为什么而死。司马迁也没有明白,于是说他是被范睢所害,甚至于说他是“死而非其罪”。 他是将军,应该明白服从是军人的天职。在领导做出错误的决策之后,他可以提出他的意见,但他不能因此拒绝服从命令。特别是在国家需要他的时候(那时秦昭王因为没有听从他的意见而发动了对于赵国的战争,以至于连吃败仗。因而需要他能够出面挽救败局),他不能一方面继续拒绝执行命令,而另一方面还想旁观者一样说风凉话。即使按现在的标准来判断他虽然没有直接犯罪,却忘记了军人的天职是服从这一基本原则。按照毛泽东同志关于不同性质矛盾划分的理论,他就是将人民内部矛盾当作了敌我矛盾。眼看着国家蒙受损失却连续拒绝执行命令,应该是可以被送上军事法庭的。 白起的功劳是非常大。但有功劳并不能成为为了个人意气而放弃责任和义务的理由,更不能成为不服从命令的借口。在白起事件中,我们并不否认他对于战争形势的判断是对的,是他的领导作出了错误的判断。秦昭王事实上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想要通过重新起用白起来挽救败局,甚至他还让范睢出面去请白起。但白起却是打定主意不服从命令。 秦昭王决定驱逐白起(这已经对他过分宽大。或许当时还没有军事法庭),因为白起事实上已经不算是秦国的将军。而白起还有怨言。 司马迁说白起是无罪而死。司马迁还说,秦国人都很同情他。这说明我们的文化缺少一种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于责任、义务的坚守。我们拥护和崇拜英雄没错,但我们不应该给英雄过多的特权。甚至在他们不服从命令,不顾国家利益,放弃责任和义务时还给与他们过多地支持和同情。因为那很容易助长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的不正之风,很容易使英雄主义凌驾于爱国主义之上。白起是个英雄,但不值得同情。因为这样的英雄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不见得会是一个福音。
第2个回答  2014-04-27
白起之死是他个人造成的。 白起的赫赫功劳却全是靠打仗打出来的。 战功有其特殊性; 一、战争的功劳在所有功劳中最受人推崇,特别是黩武的国家; 二、由于长期的带兵打仗,兵士对将领的忠诚度也会提高,特别是屡胜之师; 三、正所谓越优秀的人如果一旦与己为敌那将非常危险,特别是军事方面; 所以,纵贯中国几千年来的历史,战功赫赫的几乎都没有好结果,决大部份死在自己人手中 。 违被秦王的旨意~! 顺着主子意思办事有何不可,要荣誉还是要命啊,封建时代要想活命就得顺着主子的意思办事,正所谓忠言逆耳啊,郭子仪就不错。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4-04-27
违抗秦王的命令,被赐死。
第4个回答  2014-04-27
秦王的命令,被赐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