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施工收费占整个工程款多少为宜?

监控安装的活挺多,最近总有监控公司同行委托我只管监控施工,不知监控安装的收费标准是多少?5万以下的监控工程,10万以下的监控工程,监控安装收费占整个监控工程款的10%?15%?20%?
请高见?

 监控施工收费占整个工程款8%报价越低越专业。
监控安防工程设计的程序与步骤

编辑本段
  按照风险等级或工程投资额划分,工程规模达到一、二级的大中型工程,其工程设计程序与步骤一般应按下列顺序进行(小型工程的设计程序可适当简化):

  1.监控建设单位给出设计任务书

  (1)监控设计任务书及其内容

  ①监控设计任务书是指建设单位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和管理要求以及本身的需要,将设防目的和技术要求以文字、图表形式写出的文件。

  ②监控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包括:设防目的、系统应具有的总体功能、技术性能指标、工作环境情况、传输距离、控制方式以及建设工期、工程投资控制数额、建成后应达到的预期效果等。

  (2)监控无能力独立完成设计任务书的建设单位,设计者可协助其完成,应避免无任务书而直接进行设计的做法。

  2。进行监控工程现场勘察

  现场勘察是进行工程设计的基础,勘察内容与要求如下:

  . (1)监控防护目标的自身特点及放置情况。

  (2)设防部位建筑物结构、管道分布及物品布局情况。如:建筑物楼层、内外楼道、非正常通道、通风管道、暖气装置、家具陈设、各种供电线路的分布情况等。

  (3)监控建设单位设防区域的周边环境。如:四周交通和房屋状态、地形、地物等。

  (4)了解监控设防部位电磁波辐射强度。记录电磁波干扰强度高的区域,作为系统抗干扰设计时的参考。

  (5)一年中室外最高温度、湿度,风、雨、雪、雾、雷电和最低温度变化情况及持续时间(以当地气象资料为难)。

  (6)勘测各种监控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必要时应进行现场模拟试验,观察覆盖范围及能否可靠工作,并在平面图上标记出探测器及出线口的位置。

  (7)勘测监控摄像机的安装位置,记录一天的光照度变化和夜间能提供的光照度情况,必要时应进行现场模拟试验,观察视场范围和图像质量,并在平面图上标记出摄像机及出线口的位置。

  (8)所有勘察内容均应作详细记录。

  3.根据设计任务书及现场勘察结果进行方案设计

  (1)监控一般要求

  根据监控设计任务书、现场勘察结果、防护目标重要程度和周围环境条件等确定系统构成方式及设备配置。

  (2)方案设计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①系统构成框图。图中应标明系统中设备的配置数量、分布情况、传输方式等。

  ②系统功能说明。包括系统的功能及主要设备的功能。

  ②监控防区布防图及防护范围。图中应具体标明探测器、摄像机等前端器材的位置、类型以及探测或监视的覆盖面等。

  ④监控控制室布局图。图中应标明控制台、终端显示设备(电子地图板、大屏幕显示器、监视器等)、通信设备、通风设施、灭火装置等的位置以及室内走线与系统接地等内容。对于一级风险工程,还应设置卫生间。

  ⑤监控设备、器材配置明细表。包括中心控制设备和各种探测 器、监控器材、传输设备(包括机、线设备)及其他辅助设备的名称、生产厂家、型号、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数量、价格等。

  ⑥监控管线敷设方案。包括管线走向、架空敷设还是管道敷设, 以及与其他用途走线间的防护措施等。

  ⑦监控工程费用概算。包括器材设备费、设计施工费、工程检测 验收费等。具体概算方法应参照GA/T70-94《安全防范工程费 用概预算编制办法》中的规定进行。 -

  ⑧监控建设工期。包括施工工期(含系统调试)和试运行工期,其中施工工期可与建设单位商定,而试运行期则应执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中的规定,即施工完毕后,至少试运行一个月。

  4.监控建设单位对设计方案进行论证

  (1)组建专家组。专家组一般由5-7人组成,应包括:建设单位保卫处(科)负责人、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安全技术防范专家、公安主管部门技防管理人员等。

  (2)将设计方案提交专家审阅。除提交设计方案外,还应提交与设计方案有关的其他资料,如设计任务书、现场勘察报告、土建图纸、方案中主要设备、?器材说明书等。

  (3)方案论证。论证会由建设单位主持,设计负责人述说设 计方案,回答专家质疑。专家对方案内容逐项进行审查(论证),并对其技术、质量、费用、工期、服务和预期效果做出评价,提 出修改意见。

  5.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审批

  由建设单位将设计方案及论证意见(以及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双方对修改意见的处理结果)报送相应业务主管部门审批,批准后方可进行正式设计。

  6.监控系统工程正式设计

  (1)依据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正式设计。正式设计包括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操作维修说明等。

  (2)技术设计

  ①技术设计应包含方案设计中①。⑦的各部分内容,只是应更加确切和完善。

  ②最终形成的技术设计文件必须具备以下内容:

  a.监控系统设计任务书。

  b.方案设计。

  c.系统图及工作原理。

  d.设备、器材清单,包括系统中所有设备、器材的名称、型号、主要技术指标、生产厂家等。

  (3)施工图设计

  ①监控系统施工图是具体指导施工的文件,主要包括:

  a。探测器或摄像机布防图、中心设备布置图、系统连线图。

  b.管线要求及管线敷设图。

  c。设备、器材安装要求及安装图。

  ②图上应标明设备的具体安装位置、线路的敷设方式、走向、线间距离、所使用导线、护套管的型号、规格、与其他用途走线间的防护措施、安装要求等等。

  ③制图要严格按照工程制图标准和GA/T74-94《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的有关规定进行。对于标准发布后的新产品。所用图形符号必须加以说明。

  (4)操作和维修说明书操作和维修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系统各部分的功能以及操作、使用方法说明。

  ②计算机程序说明。

  ③系统故障多发部位,以及常见故障的判断方法和维修措施说明。

  ④售后服务承诺。

  (5)监控系统工程费用预算书

  工程费用预算书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①工程设计费。

  ②设备器材费。

  ③设计、施工费预算。

  预算方法应参照:GA/T70-94《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项算编制办法》中的规定进行。

  (6)其他必要的文件,如设备使用说明书等

  (7)监控系统正式设计文件应有设计、审核和批准人签字方为有效正式设计的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及工程费用须报建.设单位或其上级单位审批(有特殊规定的设计文件还需经公安E管部门审查批准)盖章后,才可进入监控系统施工阶段。

  8.竣工设计.

  施工过程中对设计所作的变更应用文字记录,并画出工程竣工图存档。

  1-8给出的是工程设计的程序与步骤的一般形式,年具年 实施过程中,有些步骤可以简化,但是总体上不宜相差太多。有关立项、招标、委托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请参见GA/T75-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设计

编辑本段
  1.系统设计的一般要求:

  (1) 入侵报警系统应由入侵探测器、传输系统、控制设备组成、并应附加音像(或两者之一装置)

  (2)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应具备盗窃、抢劫之报警功能,具有用于指挥调动处警力量的通信手段,其防范能力应与设计任务书的要求相一致。

  (3)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必须按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进行,必须结合实体防护系统和接处警力量的情况设计。

  (4)入侵报警系统的设计,应在现场勘察的基础上进行,现场勘察的内容参见二、2。

  (5)设备及线路敷设方式的选择应符合防范要求,满足使用环境条件,并有合适的性能价格比。

  (6)所选用设备、器材均必须为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并经过国家指定检测中心检验合格的产品;进口设备、器材至少应有商检合格证书。

  (7)系统设计应考虑到系统进一步发展的可能性,应有利于系统规模的扩充及新技术的引用。

  (8)系统应考虑安装方便、配置方便、使用方便。

  (9)系统自身安全性、保密性要强。

  2.监控系统探测器的选型与安装设计

  (1)监控系统一般原则

  ①选用入侵探测器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所选用探测器必须符合GBl0408.1-89《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及相关标准的技术要求,进口设备至少应有商检合格证书。

  b.在探测器防护区域内,有盗窃行为发生时不应产生漏报警,无盗窃行为发生时应尽可能避免误报警。

  c。根据使用条件(设防部位、环境条件)和防区干扰源情况(气候变化、电磁辐射、小动物出入等)选择探测器的类型。

  d.根据防护要求选择具有相应技术性能的探测器。

  ②探测器的安装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在防护区域内,入侵探测器盲区边缘与防护目标间的距离应≥5m。

  b.探测器的作用距离、覆盖面积,一般应留有25%~30%的余量,应能通过灵敏度调整进行调节。

  c监控系统.设防部位的探测应满足以下条件:

  *防护区域内无盲区。

  *探测灵敏度满足防范要求。

  *在交叉覆盖时应避免相互干扰。

  d.重点防护目标或部位宜实施多层次防护(如室外周界、室内空问、重点防护目标或部位本身三层防护)。

  e.监控系统与报警联动的摄像机或照相机的防范区域,应设置与探测同步的照明系统。

  f.安装设计应避免各种可能的干扰。

  (2)常见入侵报警设防措施

  ①栅栏加电场线感应式探测器组成的周界防护系统。 。

  ②砖墙上加栅栏结构,配置电场线感应式探测器组成的周界防护系统。

  ③以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阻挡式微波探测器、电动式振动(地音)探测器或埋入式泄漏电缆探测器等组成的无屏障周界防护系统。

  ④玻璃破碎探测器组成的室内周界探测系统。

  ⑤磁控开关与门、窗组成的室内周界探测系统。

  ⑥各种微动开关构成的具体保护目标探测装置。

  ⑦通道安装的压力探测装置。

  ⑧控制空间某一区域的各种入侵移动探测装置。

  ⑨固定或移动式紧急报警装置。

  ⑩视频报警装置。

  ○11出入口控制装置。

  ○12其他措施。

  (3)常见入侵探测器的特点及安装设计要点

  ①开关式入侵探测器

  a.磁控开关

  主要用于各类门、窗的警戒,其安装设计要点:

  *注意所防护门窗的质地,一般普通的磁控开关仅能用于木质的门窗上,钢、铁门窗应采用专用型磁控开关。

  *所选用磁控开关的控制距离至少应为被控制门、窗缝隙的2倍。

  *滋控开关应安装在距门窗拉手边150nxn的位置;舌簧管安装在门.1窗框上,磁铁安装在门、窗扇上,两者间对准,间距0。5cm左右。

  *一般情况下,特别是人员流动性较大的场合最好采用暗装磁开关,引出线也要加以伪装。

  *设防部位位于强磁场中,或有可能经常性遭受振动以及门窗缝隙过大或不易固定的场所,不宜使用磁控开关。

  b.微动开关

  *常用于放在被保护物体的下面(也可用于门、窗合页侧),物体被移开时发出报警。

  *可用于任意质地的物体,且防震性能好,但开关机械触点抗氧化、腐蚀及动作灵活程度较磁控开关要差。

  c.水银触点开关 .

  *可用于防范保险柜等大型物体被非法搬运。

  d.用金属丝、金属箔等导电体的断裂代替开关

  *绑扎在物品上,用于防范非法移动或取走物品。

  *粘贴在门、窗、展柜等部位,用于防范非法开启。

  *宜加以伪装,如经常活动部位应采取防护措施。

  e.压力垫 ?通常放在窗户、楼梯和保险柜周围的地毯下面,形成通往被防护目标通道上的一道防线。

  ②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

  a.常用于室内防护目标的空间区域警戒。

  b.主要特点:

  *功耗低、隐蔽性好(被动式)。'

  *同一室内可安装多台,探测区任意交叉互不干扰。

  *灵敏度随室温升高而下降,探测范围也随之减小。

  *探测区内有热变化或热气流流过易造成误报。

  *x红外线穿透性差,遇遮挡造成盲区。

  c.宜含有如下防误报、漏报技术措施:

  *自动温度补偿技术。

  *抗小动物干扰技术。

  *抗强光干扰技术。

  *防遮挡技术。

  d.监控系统安装设计要点:

  *壁挂式被动红外探测器,安装高度距地面2.2m左右,视 场与可能入侵方向成90度角,探测器与墙壁的倾角视防护区域覆盖要求确定。吸顶式被动红外探测器,一般安装在重点防范部位上方附近的天花板上,应水平安装。

  *楼道式被动红外探测器,视场面对楼道(通道)走向,安装位置以能有效封锁楼道(或通道)为准;距地面高度2.2m左右。

  *合理选择透镜结构,使其视场形状适合防范区域要求。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视窗不应正对强光源以及阳光直射的窗口。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附近及视场内不应有可能引起温度快速变化的热源,如暖气、火炉、电加热器、热管道、空调的出风口等。

  *被动红外探测器的防护区内不应有障碍物。

  ③安防微波-被动红外双技术入侵探测器

  a.用于室内防护目标的空间区域警戒。

  b.主要特点(与被动红外单技术探测器相比):

  *误报警少。

  *安装使用方便(对环境条件要求宽)。

  *增加了漏报的可能性。

  *功耗较大。

  c.安防宜含有如下防误报、漏报技术措施:

  *抗小动物干扰技术。

  *当两种探测技术中有一种失效或发生故障时,在发出故障报警的同时,应能自动转换为单技术探测工作状态。

  d.安防安装设计要点:

  *壁挂式微波-被动红外探测器,安装高度距地面2.2m左右,视场与可能入侵方向应成45度角为宜(若受条件所限,应首先考虑被动红外单元的灵敏度),探测器与墙壁的倾角视防护区域覆盖要求确定。

  *吸顶式微波-被动红外探测器,一般安装在重点防范部位上方附近的天花板上,安防安装应水平安装。

  *楼道式微波-被动红外探测器,视场面对楼道(通道)走向,安装位置以能有效封锁楼道(或通道)为准,安防安装距地面高度.2m左右。

  *应避开能引起两种探测技术同时产生误报的环境因素。

  *防范区内不应有障碍物。

  ④安防安装多维驻波入侵探测器。

  a.适用于展柜、商品柜等的小型密闭空间警戒。

  B.主要特点:

  *全方位警戒,无百区。

  *全天时工作,不受观众或顾客的影响。

  c.安防安装设计要点:

  *安装在展柜后侧上部的某一角处。

  *探测器视场轴线与展柜前侧玻璃有30度夹角为宜,严禁正对玻璃。

  *相邻展柜采用多探测器联网组合运用时,所用同步信号线应采用双绞线。

  *同步器的接地点应靠近电源地。

  ⑤声控7-振动双技术玻璃破碎入侵探测器

  a.安防安装用于对门窗、展柜等玻璃的警戒。

  b.安防安装主要特点:

  *避免了声控或振动单技术探测器因受环境干扰(噪声或其他振动)而导致的误报。

  *比单技术探测器增加了漏报的可能性。

  c h.安防安装主要特点:

  *电缆易弯曲,可用于地形复杂的周界防护。 :

  *电缆本身无源,可在不宜进入电源的易燃易爆场所安装使用。

  *不受温度、湿度的影响。

  *外界的振动干扰(如小动物爬越、冰雹等引起的振动)较大时易产生误报警。

  *功耗小

  c.宜具有以下防误报、漏报技术措施:

  *灵敏度和供微处理用的报警条件参数可选择。

  d.安装设计要点:

  *安装于网状围栏上时,电缆应敷设在围栏的2/3高度处,固定间隔应小于30cm,且应每10m预留一个维护环(直径为8.10cm)。

  *安装于栅状围栏上时,宜将传感电缆穿人金属管内置于栏的顶端,固定金属管的卡子与管子之间应留有少量活动空间,以便入侵时能够产生振动。

  *围墙上安装可采用如下三种方式:

  电缆穿人金属管,用金属支架将金属管宽松地固定在围墙内侧或外侧的上方。在围墙上安装铁刺网,电缆敷设在铁刺网上,敷设方法与上述网状围栏情况类同。用支架将电缆固定在围墙内侧或外侧的2/3高度处。

  *电缆敷设需经过大门时,应将电缆穿入金属管埋入地下:1m深处。

  *室内安装时,将电缆敷设在可能入侵的房屋墙体的2/3高度处、天花板、地板上,明敷、暗敷均可。

  *接线盒(内置前置信号处理器)应固定安装在传感电缆附;近的桩柱或墙体上,且注意防破坏,其地线应良好接地。

  *电缆分区要适当,每个警戒区域不宜过长,最好不超过300m,以便能确定入侵部位。

  ⑨泄漏电缆入侵探测器 -

  a.用于室外周界,或隧道、地道、过道、烟囱等处的警戒。

  b.安防安装主要特点:

  *隐蔽性好,可形成一堵看不见的,但有一定厚度和高度的电磁场"培"。

  *电磁场探测区不受热、声、振动、气流干扰源影响,且受气候变化(雾、雨、雪、风、温、湿)影响小。电磁场探测区不受地形、地面不伞坦等因素的限制。

  *无探泅盲区。

  *功耗较大。

  c.宜具有以下防误报、漏报技术措施:

  *采用信号数字化处理、存储、鉴别技术。

  *入侵位置判别技术。

  d.安装设计要点:

  *泄漏电缆视情况可隐藏安装在隧道、地道、过道、烟固、注意隐蔽安装,以防破坏。

  *泄漏电缆通过高频电缆与泄漏电缆探测主机相连,主机输出送往报警控制器。

  *周界较长,需由一组以上泄漏电缆探测装置警戒时,可将几组泄漏电缆探测装置适当串接起来使用。

  *泄漏电缆埋入的地域要尽量避开金属堆积物,在两电缆司场区不应有易移动物体(如树等)

  ⑩电场线感应式入侵探测器

  a.用于室外周界警戒。

  b.主要特点:

  *电磁感应探测区不受热、声、振动、气流干扰源影响,且受气候变化(雾、雨、雪、风、温、湿)影响小。

  *价格较低。

  c.宜具有以下防误报、漏报技术措施:

  *采用信号数字化处理、存储、鉴别技术。

  *入侵位置判别技术。

  d.安装设计要点:

  *安装在周边钢丝网的中部或顶部、围墙的顶部,或单独安装在地面的柱桩上。

  *场线与感应线间距离依具体产品技术性能来定,两者之间

  e保持平行(安装时需用拉线器拉紧)。

  *场线与感应线的数目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二,对:

  f后一种情况,两根感应线应分放在场线的两侧。

  *周界较长,需由一组以上探测装置警戒时,可将几组电场目应线探测装置适当串接起来使用。

  ⑦紧急报警装置

  a.用于可能发生直接威胁生命的场所(如银行营业所、值E室、收银台等),利用人工启动(手动报警开关、脚踢报警开等)发出报警信号。

  b.紧急报警装置可采用有线或无线传输报警方式。

  c.宜具有以下防误报、漏报技术措施:

  *防误触发措施。

  *触发报警后能自锁。

  *复位需采用人工再操作方式。

  *无线紧急报警装置的发射机应能在整个防范区域内达到触发报警的要求。

  d.安装设计要点:

  *安装在紧急情况下人员易可靠触发的部位。

  *要隐蔽安装。

  3.传输方式的选择与布线设计

  (1)传输方式的选择要点

  ①传输方式必须能快捷、准确地传输探测信号,而且应性能定,受环境影响小,并具有防破坏能力

  ②传输方式的确定取决于报警系统中警戒点分布、传输距、环境条件、系统性能要求及信息容量等因素。可靠性要求高或布线便利的系统,应优先选用有线传输方式,最好是选用专用线传输。

  ④布线困难的情况,可考虑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但要注意选用抗干扰能力强力的设备。

  ⑤报警网的主干线(特别是借用公共电话网构成的区域报警网)及防护级别高的系统(如金融、文物单位等),采用以有线传输为主、无线传输为辅的双重报警传输方式,产配以必要的有线、无线转接装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3
8%报价越低越专业。 http://blog.sina.com/qf0529 二、监控安防工程设计的程序与步骤 按照风险等级或工程投资额划分,工程规模达到一、二级的大中型工程,其工程设计程序与步骤一般应按下列顺序进行(小型工程的设计程序可适当简化): 1.监控建设单位给出设计任务书 (1)监控设计任务书及其内容 ①监控设计任务书是指建设单位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规定和管理要求以及本身的需要,将设防目的和技术要求以文字、图表形式写出的文件。 ②监控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包括:设防目的、系统应具有的总体功能、技术性能指标、工作环境情况、传输距离、控制方式以及建设工期、工程投资控制数额、建成后应达到的预期效果等。 (2)监控无能力独立完成设计任务书的建设单位,设计者可协助其完成,应避免无任务书而直接进行设计的做法。 2。进行监控工程现场勘察 现场勘察是进行工程设计的基础,勘察内容与要求如下: . (1)监控防护目标的自身特点及放置情况。 (2)设防部位建筑物结构、管道分布及物品布局情况。如:建筑物楼层、内外楼道、非正常通道、通风管道、暖气装置、家具陈设、各种供电线路的分布情况等。 (3)监控建设单位设防区域的周边环境。如:四周交通和房屋状态、地形、地物等。 (4)了解监控设防部位电磁波辐射强度。记录电磁波干扰强度高的区域,作为系统抗干扰设计时的参考。 (5)一年中室外最高温度、湿度,风、雨、雪、雾、雷电和最低温度变化情况及持续时间(以当地气象资料为难)。 (6)勘测各种监控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必要时应进行现场模拟试验,观察覆盖范围及能否可靠工作,并在平面图上标记出探测器及出线口的位置。 (7)勘测监控摄像机的安装位置,记录一天的光照度变化和夜间能提供的光照度情况,必要时应进行现场模拟试验,观察视场范围和图像质量,并在平面图上标记出摄像机及出线口的位置。 (8)所有勘察内容均应作详细记录。 3.根据设计任务书及现场勘察结果进行方案设计 (1)监控一般要求 根据监控设计任务书、现场勘察结果、防护目标重要程度和周围环境条件等确定系统构成方式及设备配置。 (2)方案设计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①系统构成框图。图中应标明系统中设备的配置数量、分布情况、传输方式等。 ②系统功能说明。包括系统的功能及主要设备的功能。 ②监控防区布防图及防护范围。图中应具体标明探测器、摄像机等前端器材的位置、类型以及探测或监视的覆盖面等。 ④监控控制室布局图。图中应标明控制台、终端显示设备(电子地图板、大屏幕显示器、监视器等)、通信设备、通风设施、灭火装置等的位置以及室内走线与系统接地等内容。对于一级风险工程,还应设置卫生间。 ⑤监控设备、器材配置明细表。包括中心控制设备和各种探测 器、监控器材、传输设备(包括机、线设备)及其他辅助设备的名称、生产厂家、型号、主要功能及技术指标、数量、价格等。 ⑥监控管线敷设方案。包括管线走向、架空敷设还是管道敷设, 以及与其他用途走线间的防护措施等。 ⑦监控工程费用概算。包括器材设备费、设计施工费、工程检测 验收费等。具体概算方法应参照GA/T70-94《安全防范工程费 用概预算编制办法》中的规定进行。 - ⑧监控建设工期。包括施工工期(含系统调试)和试运行工期,其中施工工期可与建设单位商定,而试运行期则应执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中的规定,即施工完毕后,至少试运行一个月。 4.监控建设单位对设计方案进行论证 (1)组建专家组。专家组一般由5-7人组成,应包括:建设单位保卫处(科)负责人、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安全技术防范专家、公安主管部门技防管理人员等。 (2)将设计方案提交专家审阅。除提交设计方案外,还应提交与设计方案有关的其他资料,如设计任务书、现场勘察报告、土建图纸、方案中主要设备、•器材说明书等。 (3)方案论证。论证会由建设单位主持,设计负责人述说设 计方案,回答专家质疑。专家对方案内容逐项进行审查(论证),并对其技术、质量、费用、工期、服务和预期效果做出评价,提 出修改意见。 5.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审批 由建设单位将设计方案及论证意见(以及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双方对修改意见的处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