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战术的原则

如题所述

进行战斗的准则。
反映战斗的客观规律,是一切战斗行动的基本依据。源于战斗实践,并以最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区分为基本原则和具体原则,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吸取了古今中外战术原则的合理成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形成了一套反映以劣势装备军队战胜优势装备敌人规律的战术原则。具体反映在建国后正式颁发的战斗条令、战斗概则中。 基本原则是根据战斗基本规律和军队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抽象程度高、稳定性强、适用面广。
1、知彼知己,因势制敌。
2、消灭敌人,保存自己。
3、集中兵力,各个歼敌。
4、战必有备,不失战机。
5、巧布兵力,发扬火力。
6、协同一致,合力破敌。
7、力争主动,灵活机动。
8、出其不意,突然打击。
9、力求夜战,注重近战。
10、勇敢顽强,连续作战。
11、作战保障,周全严密。
12、利用战隙整顿休息。运用战术原则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切忌机械搬用。 具体原则,则适用于不同类型、样式的具体战斗。
具体原则是:
1、根据战斗企图、敌防御性质、地形条件、部队战斗力等因素选定突破口。通常选在敌人防御比较薄弱,便于隐蔽接近和展开,便于突破和向纵深发展,且能迅速破坏敌防御体系、分割歼灭敌人的地方。必要时,也可选在敌防御的强点上。
2、把兵力、火力和器材集中用于主要攻击方向,对敌形成优势,并作纵深、疏散、梯次配置。
3、以主要攻击方向上的步兵或坦克兵为主,在突破地段内,按时间、目标周密组织步兵、炮兵、坦克兵之间的协同。
4、先行火力准备,突然发起攻击,进行重点突破,实施连续突击,分割围歼敌人,不断投入后续力量,发展突破成果。战术突破可以从行进间或与敌直接接触时实施,一般从突然猛烈的火力准备开始,以炮兵、航空兵火力,消灭突破口上敌有生力量,歼灭其反但克火力点及其防御工事,压制两侧支撑点、纵深的炮兵阵地和预备队。步兵、坦克兵充分利用火力准备效果,协调一致行动,发起勇猛冲击,迅速通过通路,实施连续重点突击。打开口子后,迅速向两翼卷击,或实施钳形攻击,割裂敌战斗部署,攻击敌浅近纵深支撑点。向敌纵深发展突破成果时,及时投入预备力量,与迂回或包围部队相配合,适时使用穿插部队、机降突击或袭击支队,突破敌战术防御地幅,为战役突破创造条件。随着高技术兵器的发展,将充分发挥各种火力突击效果,从行进间发起攻击,从正面、翼侧、立体同时突破,有时战术与战役突破也可能通时实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