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手抄报资料短文

如题所述

民族团结手抄报内容: 

我国自古以来是 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础。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引下,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赶走了帝国主义侵略者才诞生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     

民族团结的故事:  

走进地震灾区,说起民族团结的故事,真像秋天收获的葡萄,一提就是一大串。3月8日早晨,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民兵应急分队,在圆满完成了抢险救灾任务后就要撤离了,记者在黎明前赶到部队驻地,走遍了几十处临时营地,竟没有见到一张乱丢的废纸条或星点生活垃圾。

盖副团长对记者说:“在少数民族地区,军民关系就是民族关系,军民团结就是民族团结。十多天的抗震救灾,我们是人民的军队,对老百姓只能是百分之百地付出,绝无一针一线的索取,更不能留下丝毫不利于团结的后患。”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民族团结是一个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当今世界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许多都与民族问题有关。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并付诸实践。

应该说,我国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是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在我国,“民族团结”不是一句口号。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相互帮助。  

一些少数民族委员深有感触地说,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各民族委员在民主氛围中参政议政、共商国是,这本身就体现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友爱。  

蒙古族委员阿拉坦敖其尔列举了一连串的数字,描绘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哈萨克族委员瓦哈甫苏来曼告诉大家,经过几年的努力,新疆已有132万贫困人口脱贫,全区30个贫困县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有了很大提高。达斡尔族委员孟苏荣则讲起了她所认识的几位外国朋友羡慕中国的安定而不愿离开的小故事。  

委员们说,五十六个民族休戚与共,相互依存,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谁也离不开谁,这种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把发展经济作为促进民族工作的中心环节,明确指出,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就没有整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和文明昌盛;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中国的现代化。世纪之交,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不仅为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丰富着民族团结的内涵。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是一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人民共同书写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共同扞卫了国家的统一。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就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美好明天。

扩展资料: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各民族内部的团结。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关系问题的一项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是祖国统一的基础,因此,必须维护民族团结。

维护民族团结,既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既要认真落实民族政策,认真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又要坚决反对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依法严厉打击和制裁分裂祖国的活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民族团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17
民族团结手抄报内容: 

我国自古以来是 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础。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引下,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赶走了帝国主义侵略者才诞生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     

民族团结的故事:  

走进地震灾区,说起民族团结的故事,真像秋天收获的葡萄,一提就是一大串。3月8日早晨,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和民兵应急分队,在圆满完成了抢险救灾任务后就要撤离了,记者在黎明前赶到部队驻地,走遍了几十处临时营地,竟没有见到一张乱丢的废纸条或星点生活垃圾。

盖副团长对记者说:“在少数民族地区,军民关系就是民族关系,军民团结就是民族团结。十多天的抗震救灾,我们是人民的军队,对老百姓只能是百分之百地付出,绝无一针一线的索取,更不能留下丝毫不利于团结的后患。”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民族团结是一个国家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基础。当今世界的热点地区和热点问题,许多都与民族问题有关。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并付诸实践。

应该说,我国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是最成功的国家之一。在我国,“民族团结”不是一句口号。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相互帮助。  

一些少数民族委员深有感触地说,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各民族委员在民主氛围中参政议政、共商国是,这本身就体现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友爱。  

蒙古族委员阿拉坦敖其尔列举了一连串的数字,描绘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的发展成就。哈萨克族委员瓦哈甫苏来曼告诉大家,经过几年的努力,新疆已有132万贫困人口脱贫,全区30个贫困县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有了很大提高。达斡尔族委员孟苏荣则讲起了她所认识的几位外国朋友羡慕中国的安定而不愿离开的小故事。  

委员们说,五十六个民族休戚与共,相互依存,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谁也离不开谁,这种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把发展经济作为促进民族工作的中心环节,明确指出,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就没有整个国家的兴旺发达和文明昌盛;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全中国的现代化。世纪之交,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不仅为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丰富着民族团结的内涵。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是一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人民共同书写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共同扞卫了国家的统一。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就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创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美好明天。
第2个回答  2012-05-07
我国自古以来是 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础。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引下,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赶走了帝国主义侵略者才诞生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
社会主义祖国的成立,使我们统一多民族国家发生了质的变化,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消除了民族歧视,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国家的主人。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在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共同斗争中。各民族之间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是以往任何时候都无法比拟的。正是这种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有力地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民族的联合和国家的统一,符合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尽管在新中国建立以前,总的说来这种不可能是真正平等的,统一也只是相对的,仍保留着某种封建割据状态。但是,它毕竟给人民带来和平建设的环境,减少了某些民族统治者为争权夺利而挑起民族仇杀的机会,排除了分裂时期许多人为的障碍,为各族人民顺利开展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从而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抵御外来侵略的力量。因此,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必然表现为为维护统一、反对分裂而斗争。古代史上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两次大分裂以后又分别重归于 的事实,是中华民族伟大向心力的生动表现。汉族的隋文帝、宋太祖,蒙古族的元世祖,满族的康熙帝,都为中国的统一建立了不朽功绩。
到了近代,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更支撑着我国各族人民的爱国力量,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同帝国主义肢解中国领土、破坏民族团结的阴谋;同民族败类的分裂主义活动,展开了英勇的斗争。历史一再证明,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国人民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国际上的敌对势力,一直蓄意挑拨我国各兄弟民族之间的亲密关系,企图分裂、肢解我们统一的社会主义祖国。极少数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也极力鼓吹民族独立,脱离社会主义祖国这个大家庭。他们分裂阴谋虽然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全国各族 的反对,不可能得逞,但他们的破坏活动也决不会停止。在当前世界上许多地方民族冲突加剧,民族战乱不断的情况下,我们每个人都要从中华民族的大局出发,从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从维护我国多民族统一的传统出发,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由于我国各民族已经形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因而民族发生分裂,必然引起社会动荡,甚至导致战争发生,这样对国家、对民族、对每个人都会带来损失乃至灾难。相反,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环境安定,各族人民可以安心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民族团结就发展,民族分裂就倒退,这也是我国几千年历史发展所得出的结论。
第3个回答  2012-05-05
“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这首著名的《团结就是力量》,曾经擂响了各民族团结救亡、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铿锵战鼓,吹响了各民族团结建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激越号角,时至今日,仍然激励着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   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形象,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一个家庭不团结,可能亲人反目;一个民族不团结,可能一盘散沙;一个国家不团结,可能分崩离析。我国各民族在历经数千年的迁徒、贸易、婚嫁、交融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错杂居、共生互补的格局,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特别是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当时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必然像奥匈帝国等多民族国家一样,分裂为无数的单一民族国家。但是,他们的预言失败了。中华民族不仅没有分裂,反而"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的独立、自由和统一。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浴血奋战、浴火重生,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各民族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一体的命运共同体。在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过程中,不仅民族团结友爱的优良传统得以空前的光大,而且中华民族从自在的联合走向自觉的联合,团结一致走上了通向伟大复兴的崭新征程。   中华民族繁荣富强,靠的是各民族团结友爱。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各民族团结友爱的新纪元,中华民族展现出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展现出无比的自信心、自豪感。60年来,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大团结的伟大旗帜,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携手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壮丽史诗。60年来,中华民族在前进过程中克服了来自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和自然界的种种困难和考验,顶住了来自国内外的种种压力和挑战,使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航船乘风破浪、胜利前进。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同心同德、并肩战斗。今天,"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理念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已经成为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这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前进的力量源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还要靠各民族团结友爱。今天,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往开来、意气风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中华民族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民族复兴的神圣使命把各民族紧紧地凝聚在一起。讲任务,是56个民族共同的任务;讲成绩,是56个民族共同的成绩;讲困难,是56个民族共同的困难;讲前途,是56个民族共同的前途。只有56个民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携手并肩、团结奋斗,中华民族才能焕发出无比磅礴的伟大力量,民族复兴的伟业才会展现出宽广灿烂的光明前景。
编辑本段辉煌成就
  建国60年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的60年。“同心掬得满庭芳”。60年来,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得到扎实推进,法制化建设成效显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确立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得到坚持和完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民族团结的观念牢牢扎根千家万户,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处处绽放。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三个离不开"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各族群众建设现代化的热情空前高涨,祖国大家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增强。国务院先后召开了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了56个民族的4000多名先进集体和个人,在全社会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各族人民好、伟大祖国好、民族团结好的时代主旋律。 民族团结。
第4个回答  2019-08-11
民族团结手抄报内容: 

我国自古以来是 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兄弟民族劳动、战斗、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个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并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尽管各个民族之间在历史上曾经存在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各民族之所以能够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根本原因就是爱国主义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起着作用。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以形成、生存、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础。我们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引下,我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赶走了帝国主义侵略者才诞生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是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结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