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涯各执一方,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吗?

有没有这句话,如果没有的话“老死不相往来”的上半句或下半句是什么?

没有“天涯各执一方,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但有类似的语句:“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天涯各执一方,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思是各自过着自己的生活,不互相来往,其中的“老死不相往来”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相邻的两个国家离的很近都能够相互看得见,甚至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是这两个国家的人民从出生到死去,都不互相来往。


扩展资料:

《道德经》主题思想:

《道德经》主题思想为“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德经》中老子思想的精华。“道”作为《道德经》中最抽象的概念范畴,是天地万物生成的动力源。“德”是“道”在伦常领域的发展与表现。“道”与“法”在规则、常理层面有相通点,但不同于西方自然法。“法”应效法自然之道,在辨证的反向转化之中发挥其作用。

哲学上,“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伦理上,老子之道主张纯朴、无私、清静、谦让、贵柔、守弱、淡泊等因循自然的德性。政治上,老子主张对内无为而治,不生事扰民,对外和平共处,反对战争与暴力。

这三个层面构成了《道德经》的主题,同时也使得《道德经》一书在结构上经由“物理至哲学至伦理至政治”的逻辑层层递进,由自然之道进入到伦理之德,最终归宿于对理想政治的设想与治理之道。也就是从自然秩序中找出通向理想社会秩序的光明正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汉语-道德经·第八十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德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09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成语出处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春秋·楚·李耳《老子·胠箧》[3] 译文 邻国很近,彼此可以互相望见,鸡鸣犬吠之声也互相能听到,但是大家彼此直至老死也不相往来。
编辑本段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思想家老子认为相邻的两个国家彼此可以望见,两国鸡狗的叫声都可以听见,各自吃自己的国家丰富的食物,穿自己的衣服,按照自己的风俗生活,直到老死都不互相往来。司马迁认为这种老死不相往来的思想行不通。
编辑本段成语示例
1、盖在太古,民物未繁,原可闭关统治,老死不相往来。[4] 清·薛福成《英吉利用商务辟荒地说》 2、有些人不是这样做,而是像老子说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5] 毛泽东《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13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此语出自《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10-22
楼主写的这段话还真没有在其他地方看到过。

“老死不相往来” 一般都和“鸡犬之声相闻”组合在一起成为固定成语使用,即“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鸡鸣狗吠的声音都能听到,可是一辈子也不互相来往。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这段话出自《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