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虑多情损梵行这首诗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网上多传源于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诗:“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也作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误倾城)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意思:曾经,我担心对你的感情会影响我的修行因,可当我要进入深山去修行,又害怕和你离别,看不到倾国倾城的你。这世上怎么才能有两全其美的办法,让我不愧对佛,也不辜负爱的你。

扩展资料

诗词故事:

相传仓央嘉措在入选达赖前,在家乡有一位美貌聪明的意中人,他们终日相伴,耕作放牧,青梅竹马,恩爱至深。仓央嘉措进入布达拉宫后,他厌倦深宫内单调而刻板的黄教领袖生活,时时怀念着民间多彩的习俗,思恋着美丽的情人。他便经常微服夜出,与情人相会,追求浪漫的爱情生活。

有一天下大雪,清早起来,铁棒喇嘛发现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脚印,便顺着脚印寻觅,最后脚印进拉了仓央嘉措的寝宫。

随后铁棒喇嘛用严刑处置了仓央嘉措的贴身喇嘛,还派人把他的情人处死(也有说法只是将情人驱逐出拉萨放逐到远方),采取严厉措施,把仓央嘉措关闭起来。关于类似的浪漫传说还很多,但都以悲剧而告终。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14年的乡村生活,又使他有了大量尘世生活经历及他本人对自然的热爱,激发他诗的灵感。他不仅没有以教规来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反而根据自己独立的思想意志,写下了许多缠绵的“情歌”。

他的诗歌约66首,因其内容除几首颂歌外,大多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忠贞、欢乐,遭挫折时的哀怨,所以一般都译成《情歌》

《情歌》的藏文原著广泛流传,有的以口头形式流传,有的以手抄本问世,有的以木刻本印出,足见藏族读者喜爱之深。中文译本海内外至少有10种,国外有英语、法语、日语、俄语、印地等文字译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不负如来不负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仓央嘉措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7

意思是:我曾经非常担心如果我和心爱的姑娘在一起,今生就辜负佛祖,断了法缘; 但是如果我去了那深山里修行,又会辜负了姑娘的心意。世界上若果有两全其美的法子就好了,让我既不辜负佛和自己的修行,又不辜负我心爱的人。

“曾虑多情损梵行”是出自六世达赖、民歌诗人仓央嘉措的《情歌》(注:于道泉译),全诗是: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扩展资料:

《情歌》另一译本是:

若随美丽姑娘心,

今生便无学佛份,

若到深山去修行,

又负姑娘一片情。

《情歌》表现了出家修佛与追求爱情生活的矛盾。1697年10月25日,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尊为六世达赖喇嘛。在布达拉宫,仓央嘉措受到严格监督学经修道,仓央嘉措出身红教家庭,红教教规并不禁止僧侣娶妻生子,而黄教则严禁僧侣接近女色,更不能结婚成家。对于种种清规戒律繁文缛节,仓央嘉措难以适应。

他永远不可能回到少年时代的自由天地,永远不可能与任何一个情人长相厮守。于是他写下了“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是仓央嘉措诗歌中最著名的一首,翻译的质量也属上乘。从中可以读到这位活佛的痛苦,也能读到他不同凡俗的悟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仓央嘉措情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2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曾经担忧多情会对修行不利,想躲避尘世专修又不忍和佳人离别,世间哪有两全其美的法门呢,即不辜负佛陀的厚恩又不能负心与心上人。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3-02
若要随彼女的心意,
今生与佛法的缘分断绝了;
若要往空寂的山岭间去云游,
就把彼女的心愿违背了 (后两句是翻译人曾缄先生自己添加的,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