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在公开考试中可能会有哪些地方有猫腻?

公开的程序中,如何注意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你的问题既表明了对公务员公开考试的公正、公平的普遍怀疑,也毋庸置疑地说明了公务员公招中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着猫腻。 在公招中可能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的环节我认为主要有: 一、招考简章中就为营私制定了方向。 如以特定对象的条件作为这个岗位的条件,完全量体裁衣,使得其它人即使在公开的幌子下满怀希望而来,却因不符合条件失望而去。从而在源头上为营私创造了基础条件。 举例来说,某区政府新闻中心招收一名工作人员,条件是男性、大专以上新闻专业毕业、新闻工作两年实践经验、年龄24周岁以下、户口本市等。结果,一些明明是本科毕业人却因为毕业两年工作后,已经超过24周岁而被拒之门外。看起来大专以上,实际上明摆着就是要收一个大专毕业刚刚工作了2年的某特定对象。 二、尽管笔试不易出现问题,因为从题库中选题,无法透露考题。但在考场的安排上却能给特定对象予以照顾,如安排的监考人员是熟人,相对在考纪上对特定对象宽松一些。 我就知道重庆市某局有一次招收下属事业单位人员时,该局的一位监考人是一位考生的男朋友。 三、不公布笔试的名次,不予查询笔试考分。仅以得到通知者才能参加面试为由,拒绝查询。这也为特定对象加分舞弊及故意排斥高分者留下空子。 四、面试环节往往就最大的猫腻。 主要问题是,由该 单位有关人员组成的面试考官,可能全部在面试前得到过拜访或收到过纸条、礼品,他们已经在面试前对某个对象有了好印象,天平已经在使用前就了倾斜。 虽然,一般的人不可能神通广大到把每个面试考官都拜访完。但对于表决式的决定来说,多一两个投票者就多了绝对的胜券。 五、体检方面。这主要是为特定对象的不合格作假。目前还不至于对其它人的体检合格作假说不合格。 以上说了可能存在的不公平的问题。由于其隐蔽性强,而且没有一个完善的公招程序法则,通过程序上的合理运用,尽管你知道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但却无能为力。我这样说,可能对公招有点悲观,但现阶段只能如此,社会的进步和公正、公平的发展在我国的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从能够公招看,这是一个对比过去的进步。 如果注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能会对某些做得露骨的行为找到举报的线索: 1、监督公招简章的合理性合法性。如发现有违犯有关的法律法规的内容可以向上级或同级监察机关反映。但前述的新闻中心招人的条件则是人家合理地运用了出牌规则,没有办法举报的。 2、考试中如发现有人作弊、面试中有明显问题的要积极向纪检监察机关反映。 最后,必须要说的是,因为你的问题是了解可能猫腻的地方,所以,我的回答全是围绕问题而说。但实际上,由于公招的实行,靠关系靠舞弊来竞争的人已经受到极大的制约。而且,越来越多的机关也想使用真正有能力的人、符合条件的人。所以,不要因为存在舞弊及不公正而放弃自己的机遇,要敢于竞争,要敢于举报,为维护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4-02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陕西人事考试网提醒您:


既然您选择参加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考试,就要相信这是公平公正公开的,思想要阳光一点,现在考试越来越公平,并不会有您所谓的什么猫腻,笔试阅卷可以申请核分,面试全程录像,您想维权完全都是有依据的。



陕西人事考试网祝您早日解决问题,生活愉快!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