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如题所述

一、“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刚柔相济、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

2、中国精神的两大核心价值:和谐与中道。

3、持续不断的生成、创新与转化精神。

4、共同的华夏认同及其卓越的包容性与涵摄力。

二、弘扬中国精神的方式多种多样,同时中国精神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弘扬中国精神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国家层面:

要求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加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及中共党史与国情教育;保持一贯坚定党的信念,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根据党和国家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

2、个人层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私付出不求回报,任何时候都知道自己责任、知道自己追求、敢于担当,不断传承。


扩展资料:

中国精神包含诸多精神,下面是“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内涵:

1、五四运动精神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

2、井冈山精神是指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井冈山革命道路过程中所培育和发扬的革命精神。

它是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优良革命精神传统的源头。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它的精髓;坚定信念、敢闯新路是它的灵魂;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它的本质;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是它的根本。

3、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4、延安精神的主要内涵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敢于胜利,艰苦创业。

其核心和主题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中国共产党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3

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精神的内容。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在与疫情殊死搏斗中所铸就的伟大抗疫精神,生动地诠释了中国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第一,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慈传统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第二,举国同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
第三,舍生忘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精神。
第四,尊重科学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
第五,命运与共 和衷共济 爱好和平的啥玩意忘了。
抗疫精神必将转化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当代要想践行对中国精神的弘扬,就要求我们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发扬中国精神。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和想象上是无法弘扬中国精神的,要想实现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就应该理论联系实际,用时间证明,用实践来证明,用理论作为引导。只有知识武装头脑,理论联系实践,才能更好地弘扬传统的中国精神。

弘扬中国精神,要求我们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在当代媒体是最好的中介,媒体的宣传力度、宣传取向,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精神品味以及精神追求。现在社会处于转型期,人们在面对各种问题上很少有自己的见解,多是跟随电视媒体网络。所以如何规范媒体,引导人们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学习弘扬民族精神显得尤为重要。道德模范是人们学习的榜样,他们身上往往体现了中国精神的优良传统。“感动中国”每年都会选出社会上的道德模范,引导人们向模范学习,乐于奉献,吃苦耐劳,勤劳勇敢。媒体是国家和人民沟通的最好媒介,是纽带和桥梁,所以规范媒体的宣传能够推动中国精神的弘扬发展。

第二,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只有培养青少年的文化素养,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才能全面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素质。我们要按照党的十六大的要求,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只有坚持原则,把握指导思想,认真学习道德规范,才能更好的教育青少年学习中国精神的精髓,弘扬中国精神。

第三,现代社会是全球化的社会,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发扬中国精神是重要的前进步伐。中国精神是中国的精神支柱,只有弘扬和坚持践行中国精神,中国才能在全球化时代真正强大起来。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用中国故事来弘扬中国精神能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宣传效果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7

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以及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

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

一个缺乏自己民族精神的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

是中华民族终极归属感与荣誉感,使中国人为了祖国的腾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基本内容,是我们每一个人中国人必须传承的。我们只有具备了最基本的“中国精神”,才能具备更高更可贵的“中国精神”,才能完成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敢于斗争、敢于坚持的革命精神,“中国精神”是爱国主义的核心,是树立和弘扬的中心任务。“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坚挺的脊梁,是坚强不屈的中国魂,“中国精神”就是中国魂,需要弘扬那种让中国人自强、自信的国民精神和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一代又一代前赴后继,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在每一个时代的精神体现。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改革创新成为当代中国的最强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交相辉映,为伟大的“中国精神”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元素。

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引发并实现了“中国精神”的新转变,将“中国精神”的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中国智慧、中国气概、中国现象、中国发展中国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中国文化内涵,支撑“中国精神”是文化,是一种先进的中国文化。

是一种要让民族挺起脊梁的价值追求与觉醒。“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自觉”就是共产党立党为公的这个大文化背景下的“自觉”,“自觉”就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中国精神”的培育在于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中国精神”的成长在于中国文化的自强和国家的和平崛起。

中国文化内涵,寻的是根,铸的是魂,聚的是心。中国人善良、勇敢、团结、聪明、仁爱、坚忍不拔,中国人用坚韧、勇敢、团结、智慧、大爱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令人侧目的“中国精神”,中国脊梁!

扩展资料:

中国精神解读:

1. 刚柔相济、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

中国精神包含着阳刚与阴柔两个层面。《易传》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乃是中国精神固有的超越性,显示出刚健有为、勤劳勇敢、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品格及其生命意志,而忧国忧民、治国平天下及精忠报国,则是中国精神超越性的外化与具体表现。

厚德载物则蕴含着中国精神固有的内在性,表现为天人相通、民胞物与的本体观,也拓展为诸如应时守势、虚壹而静、德性修持、内圣之道以及为己之学等人生观与价值观。这样的内在性,亦包含着对国家民族的大爱与关切,不可小视,更不可混同于西方传统的虚无主义与犬儒主义。

内在性与超越性,一阴一阳,刚柔相济,构成了中国精神的两个层面,并塑造了中国国民的基本人格模式。

2.中国精神的两大核心价值:和谐与中道。

中国精神推崇“和谐”,表现为天人间的和谐(所谓“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间的社会和谐、人与自我的人格和谐,也表现为民族与国家间的政治和谐,中国传统所信奉的正是和平主义,孔子的大同理想即表达了这一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到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以及中国和平崛起的思想及其实践,均向世界明确传达出和平主义的发展观念。

3.持续不断的生成、创新与转化精神。

中国精神秉持变化与流动的生命观,不承认绝对不变的实体,而是主张世界的生成变化,从宇宙万物到族群人伦,从自然系统到人的教化系统,从形上之道到形下之器物,从生命本体到社会文化及其解释,都处于不断运动变化并遵循运动变化的辩证法则。

大化流行,生生不息,日新月异,气象万千。运动变化不是盲目的,而是以善与和谐为目的的。运动变化也不是封闭组织的自足运动,而是富于活力的不断创造及创新。

4.共同的华夏认同及其卓越的包容性与涵摄力。

中华文明以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是境内诸民族、地域文化以及宗教传统长期交流、融合的结果。

长期的历史,形成了朴实而深刻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传统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对大一统国家的爱戴与忠诚,其实质是对漫长历史中形成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及其疆域空间的认同与守护意识,由此形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与民族团结传统。

中国精神具有卓越的包容性与涵摄力,能吸纳或兼容一切外来的民族精神及文化传统,事实上,中国文化传统长期以来在保持自己的独立性的同时,一直就在通过不断欣赏和学习外来文化,吸收其精华,进而成就了华夏文化海纳百川、雍容大度的传统,并在今日全球时代形成更加积极的作为与贡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如何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反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需要,反映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火热生活为源泉,批判的继承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道德,吸取和借鉴外来文化的道德的积极成果,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不断丰富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使民族精神得到大力的弘扬。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1-06
【大学2018版思修】最准确和完整的
主要内容(P48):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
如何弘扬(P53):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自觉回应时代要求,推动民族精神的不断革新,推动民族精神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从而为当下的实践提供精神力量; 2.弘扬和培育时代精神,必须立足民族精神的根基,接续民族精神的血脉,承接民族精神的基因,使得时代精神既面向未来,又不忘本来,始终具有引领民族前行的强大吸引力和感召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