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展战略和规划环评要手要守住的四条红线涉及的方面是

我国开展战略和规划环评要手要守住的四条红线涉及的方面是

我国开展战略和规划环评要手要守住的四条红线涉及的方面是:
1、确保生态功能不退化
2、资源环境不超载
3、排放总量不突破
4、环境准入不降低

扩展资料:
一、战略环评
是指对政策、规划或计划及其替代方案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综合评价,并把评价结果应用于负有公共责任的决策中。它是为了针对项目环评的缺陷而提出的。项目环评自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提出并实施以来,在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其不足也日益明显:建设项目处于整个决策链(战略-政策-规划-计划-项目)的末端,因此项目环评只能做修补性的努力;对单个项目的认可或否决,并不能影响最初的决策和布局。而环境问题在人们着手制定政策、规划和计划时就已经潜在地产生了。

二、环评是环保参与国家经济运行决策的第一窗口,规划环评是推动绿色化转型的重要抓手。潘岳表示,很多地方的区域规划、流域规划、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仍忙于粗放型地铺摊子、上项目,生态文明仍然停留在理念层面。当前能真正推动发展战略和规划不断绿色化的重要手段,就是规划环评。规划环评在决策链的前端就实现早期介入,能使规划更绿色、更环保、更源头预防。

三、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的方法:

(1)按照评价对象,可以分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两类。

(2)按照环境要素,可以分为: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土壤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3)按照评价专题划分,可以分为:人体健康评价、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分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环境风险评价等。

(4)按照时间顺序,可以分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预测评价、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03
确保生态功能不退化、资源环境不超载、排放总量不突破和环境准入不降低四条红线。
战略环评(SEA):是对政府政策、规划及计划(PPP,Policy,Plan&Program)的环境影响评价;所以,SEA包括我国现在要求的规划环评,还包括国外已经有的(我国未来也可能有的)政策环评和计划环评等环评形式。
据中国环境科学院院长陈复介绍,战略环评是指对政策、规划或计划及其替代方案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综合评价,并把评价结果应用于负有公共责任的决策中。
它是为了针对项目环评的缺陷而提出的。项目环评自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提出并实施以来,在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其不足也日益明显:建设项目处于整个决策链(战略—政策—规划—计划—项目)的末端,因此项目环评只能做修补性的努力;对单个项目的认可或否决,并不能影响最初的决策和布局。而环境问题在人们着手制定政策、规划和计划时就已经潜在地产生了。
2015年10月27日,环保部副部长潘岳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大地区战略环境评价项目启动会暨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专家咨询组成立会议上强调,环保部根据严守空间红线、总量红线、准入红线“三条铁线”的要求,启动对京津冀等3大地区进行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工作要在更高平台、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挥源头预防的作用,为经济绿色化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潘岳表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3大地区理应成为新常态下破解经济与环境两难的改革示范区。在3大地区的战略环评中,将用空间红线来约束无序开发,守住生态底线;
用总量红线来调控开发的规模和强度,根据环境质量来分配控制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使重点产业发展规模控制在资源环境可承载范围之内;用准入红线推动经济转型,强化产业准入源头控制,明确资源型、风险型、污染型和行业差别化准入管理要求。
第2个回答  2015-11-24
确保生态功能不退化、资源环境不超载、排放总量不突破和环境准入不降低四条红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11-19
确保生态功能不退化、资源环境不超载、排放总量不突破和环境准入不降低四条红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