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新手入门:5分钟搞懂白平衡是什么?拍照时又该如何设置?

如题所述

摄影新手入门要搞懂白平衡是什么跟拍照时的设置方法如下:

白平衡很可能是摄影新手最容易忽视的重要参数之一,因为这个概念它太抽象不好理解。

正常来讲,我们在拍照的时候,需要对拍摄那一刻的光影情况进行还原,不说100%一致,但也要做到尽可能的一样。

这就涉及两个问题:

一是曝光量,这个一般通过测光方式解决,并且只要不是欠曝或者过曝太多,后期调整一下曝光也能很快搞定。

第二就是我们说的白平衡,也就是拍照当时的色温情况。但不同时刻、场景下面,色温其实是不一样的。下图简单概括了一下各种情况下大概的色温:

数码相机有个问题,就是它并不知道用户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拍摄的,它并不知道当时白平衡到底怎样才是准的。特别是在日出日落这种光线比较复杂、色温偏低的时候拍摄。

以下图为例,左边是相机自动白平衡拍摄出来的效果,右边是我根据现场光线调整之后的效果,现场的天空其实没那么蓝。

当然,我这个只是粗略的调整,作凭印象。要求比较合格的话,其实会在拍摄画面里面放一张色卡,用来确认白平衡情况(一般也不会那么严格)。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保证各种颜色不受当时光线的影响,还原自己原本的颜色。

需要留意的是,摄影这东西不能认死理,很多情况是要灵活多变的。

比如正常夏天正午的云朵,我们看着都差不多是白色的。这时候你如果在拍摄的时候偏色了,你把它调回白色是应该的。

傍晚之前的云一般都可以看成是白色

但是,在日出、日落这两个场景下面,云朵多数情况下并不是白色。这时候相机其实无法正确识别现场色温情况,需要我们拍摄前进行手动设置,或者在后期调整RAW文件(这就是为什么拍照都要用RAW的原因,上面有拍摄当时的色温信息)。

你比如下图,台风过后的晚霞其实呈现的是火烧一样的暧色调,但你非要把云朵调成白色,效果其实适得其反,跟现场光线氛围相差极大。

当然,摄影后期并不一定完全需要还原现场白平衡。更多时候,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照片想表达的内容进行调整。

比如这张川西拍摄的照片,没有调整过白平衡,尽量还原了拍摄当时的情况。

但白平衡调整之后,让整体照片色温降了很多,这样更能体现高原的那种寒冷。

总结:

白平衡就是色温、色调。

一般情况下,我们照片只需要尽量还原拍摄时候的白平衡即可,可根据不同光线环境设定不同白平衡的值。

一些特别情况,需要在后期进行创意表达的时候,可以适当调整白平衡,让照片氛围达到我们要求的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