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镇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东都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68年),当时这里有东都三官庙,庙中的碑文曾提及“明曰东渡僧西渡寺”,反映了早期的地理特点。在明代以前,东都与西都之间曾被湖水隔开,交通不便,人们需要通过渡船往来,因此东渡和西渡是当时的称呼。


到了明嘉靖三十五年(1566年),东都地区隶属于新泰县的娄德乡(南乡),这一时期它在行政上有所变动。到了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东都归属新县上保南乡管辖。民国三(1914年),设立东都保,随后在民国十年(1921年),正式设为东都镇,标志着该地进入了新的行政阶段。


抗日战争期间,东都乡经历了多次变革。1941年9月,它成为泰宁县抗日民主政府岔河区的东都乡。1945年10月,又改称为新泰县抗日民主政府岔河区的都东乡。战争结束后,1950年初,东都乡隶属于新泰县大区,直至1959年11月,它被划归新汶市管辖。1962年4月,东都镇成为新汶市东都人民公社,开始了新的社会管理时期。


1984年2月,随着行政改革,东都镇隶属于新泰市新汶办事处,而到了1985年12月,撤乡并处时,原新泰市刘社办事处的栾庄乡并入东都镇,进一步扩大了其行政区域。




扩展资料

东都镇位于新泰市城南8公里处,总面积62.1平方公里。东临汶南镇,西校新汶办事处、岳家庄乡,北邻青云街道。镇机关驻地位于东社区,距市区6公里,由果东路、磁莱铁路与之联结,索馆公路、京沪高速公路横穿全境。辖31个行政村,8个自然村。总人口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1万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