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里,历代高僧大德都提倡放生,那么什么叫放生?放生有哪些呢

如题所述

放生是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并累积我们的福报。如果要放生,肯定要选择适合在当季放生的动物,不然放些不适合在当即生存的动物,就变成杀生了!所以放生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
1、最大的放生是不吃肉!不吃肉!不吃肉!现在流行“重要的话说三遍”;其次才是放这些小动物;所以放生条件不具足的前提下,你可以考虑吃素三天或七天或者更长(譬如,我吃了三年)来代替。
2、放生要救小动物于刀口之下才是真正的放生;放了生还要确保起活得下去;把海鱼放到淡水里,反而是害它们;冬天放生导致动物无处觅食和冻死,都是不如法的放生。
3、放生之前要做简单的仪轨,最少要做三皈依,如果时间紧迫,不救就要断气的那种,一边救助一边对着放生的动物大声的反复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然后再念“阿弥陀佛”至少18声以上,这样确保它们放生后能够借助佛菩萨加持之力转世为人。如果不做仪轨,它们生生世世还是轮回旁生道,我们就没有彻底的帮到它(只给了它生命,却没有给它改变慧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7
“放生”比较贴切解释应该是“放它一条生路”。

也就是说,将面临死亡和杀戮的生灵放掉。让它们继续生活,避免丧失性命。这就是放生的出发点。放生的意义在于此发心,而不是只指一种形式。

放生,内心中是以怜悯生灵将要遭受杀戮,将会受到恐惧和痛苦,内心中不希望它们受苦,希望它们能够摆脱苦难,重新自由的生活。这就是一种慈悲的体现。发心放生,救助那些即将走向死亡的生灵,那么内心中的慈悲,利他,救难等心念将会涌现出来,让自己发现自己原来有慈悲的心。让我们不断被暗示强化自己的慈悲本质。

放生在于我们无私的去救助生命。而不是我们为了自己得到多少利益。“无私救生命”和“为功德而放生”这两者在“发心”上是有区别的。前者是“无私”,而“后者”则是“为自己”。所以同样是将生命放掉,但由于发心上的微妙区别,导致行为的意义也不大一样了。

其实为什么修学中总能被提醒“无我”。就在于,只有“无我的去利益众生”才会让功德更纯粹。也就是真功德。为自己得多少功德而去利益众生,这其中就夹杂了交易心,说白了还是为自己考虑,那么功德的纯粹性就会受到影响。总而言之,越无私反而越是功德,私心是功德的腐蚀物。所以以自己得到多少利益去放生,功德要比无私放生有限得多。

但是对于我们凡人而言,私心是非常重的,这是真实现象,不能说大话。所以我们所行善事,所作功德都非常有限,最大影响就来自于我们的私心。为私心去行善是一个过程。随着行善,放生,布施等行为的不断进行,内心一次次接受提示和发觉,心念也会不断的进化,越来越觉悟,越来越慈悲,越来越真正的升起对于生灵的爱护,那么功德自然也就越来越纯粹。

生灵被杀,被烹煮,等等遭遇,试想我们自己遭遇如此境地的话将会是什么感受。我们被杀死将会是极大的身心痛苦,我们不愿意,其他生灵同样不愿意。它们也有求生的心念。所以放生就是免除生灵遭受连我们自己都感觉可怕的遭遇,这就是慈悲之举。

佛教中的放生,为了更好地利益众生,还会有相关的利生方法,意义在于发心让众生免遭杀戮,同时愿它们从此后得到佛力加持,尽此生后能够投生到善境去,不再作畜生,拥有智慧,能够觉悟。在行完善举后,发心将功德回向给和自己有缘的众生,愿一切和自己有缘的众生都能得到利益,消除烦恼障碍,智慧增长,得到最终的安乐。这样一来,更是不贪功德,愿功德普及于一切有缘众生,更是布施的心,由此功德反而更加广大。

在我们为众生做这些的同时,自己的内心也将会受到反作用力的洗礼,对于众生的爱涌现出来。所以,救生利生的同时,我们自己的内心也被救,被利益了。
第2个回答  2022-10-07
放生是培养慈悲心。通过放生动物培养我们对人类的慈悲心,有了慈悲心,我们就会善待父母,善待家人,善待同事,善待一切我们遇到的人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