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兑收益的会计处理方法

如题所述


汇兑收益的会计处理方法
汇兑收益是指用记账本位币,按照不同的汇率报告相同数量的外币而产生的差额.是公司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因汇率变动,在折算成本币时造成损益.而这部分汇兑差额作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从而影响公司利润.
《企业会计制度》第一百二十条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币金额,期末时应当按照期末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按照期末汇率折合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账面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
因此,对于汇兑收益的会计处理,可以这样做:
1、收汇的时候做账
借:银行存款(外币)
贷:应收账款
2、结汇的时候已经做了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
贷:银行存款(外币币)了
3、这个时候外币金额已经跟银行的账单上一致了
4、不同的只是在你收汇的时候的汇率和你结汇的汇率不同,换成的人民币也不同,所以调整的是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人民币)
值得一提的是,在《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汇兑收益是要计入财务费用或汇兑损益的,但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中却规定汇兑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
汇兑收益还是汇兑损失怎么判断?
某外币账户的汇兑差额=期末外币余额×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期初记账本位币余额+本期外币增加发生额×折算汇率-本期外币减少发生额×折算汇率]
资产类账户:正数说明是汇兑收益;负数说明是汇兑损失
负债类账户:正数说明是汇兑损失;负数说明是汇兑收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