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左派?什么叫右派?什么叫无产阶级革命家?什么叫资产阶级反革命家?我搞不明白;拜托高人

如题所述

所谓左派右派之分是个历史的产物,分别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而这个资产阶级革命中所诞生的名词,又被马克思主义做了进一步的引申,所以要讲清左派右派这个问题,还和你是站在什么样的立场上有关。
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或无产阶级的立场,所谓左派就是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人群,而马克思主义指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所以在今天左派就是主张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人群。有一个经常和左派右派混淆的问题就是左倾和右倾的区分。同样是主张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因为对现实的认识不一致,因此就产生了对采取何种措施的分歧,认识落后于实际情况的,我们叫做右倾,认识超前于实际情况的,我们叫做左倾。一方面,无论左倾右倾,都属于左派,属于认识上产生了偏差;另一方面,无论左倾右倾,都会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危害,因此就需要即防左又防右。对认识上有偏差的左倾或右倾派,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思想上给以帮助,促使他们转变。所谓防,只是说要防止在策略上出现左或右倾,不是说象防贼一样的防人,甚至是把他们作为革命的对象。

对于无产阶级来说,主张资本主义,极力为资本主义社会辩护的,就是右派。由于右派极力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反对历史向社会主义前进,所以右派是代表着逆历史前进方向的势力。而站在资产阶级立场,资本主义社会当然是要万万年的,因此他们并不承认主张实现社会主义的是什么左派,在他们那里,左派恐怕是要被称作空想派、乌托邦的。但右派在如何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上,也还存在路线之争,主要地区分为改革派与维持派(也称保守派)。改革派就是要割除一些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一些改良,这就必然要向社会主义学习和靠拢,其政策主张也就必然更多地反映了中、下阶层的利益,由此,一般也称其为左翼或左派。而维持派(或保守派)则更多地要求维护传统的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反对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因此其主张就必然更多地代表上层阶级的利益,一般称其为右翼或右派。不过也常常不用左右派的称呼来表示,比如,美国的民主党属左翼,但通常称之为自由派,而美国的右翼共和党则被称为保守派。
与左倾和右倾的概念相对,在政策的具体实施上又有保守、稳健和激进的区别。比如激进的右翼极力反对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改革,对已进行的改革拼命反对并主张撤消之,一般称为极端保守派,而激进的左翼就主张实行大胆的、迅速的改革,这大概是叫极端自由派吧。我们可以看到,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两派的主张变得模糊起来,都在向中间靠拢,也就是保守的保守派和保守的改革派在互相靠拢。
其实左派也有保守、稳健和激进的区别,但这通常和右倾、左倾混在一起,不容易区分。

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提高左派、右派、“左”倾、“右”倾等几个政治名词。这几个政治名词富有极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和把握的政治名词,而且课文并未从理论上给予详尽的论述。本文简单阐述这几个政治名词的基本内涵。政治术语中左和右的概念起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在1791年的制宪会议上辩论时,拥护激进革命的人恰好坐在议会的左边,而主张温和的保守派(立宪派)恰好坐在主持人右边,于是,人们习惯上将革命的一派称为“左派”,反对革命的一派称为“右派”。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从这一含义中引申为右派即资产阶级反动派,左派即无产阶级革命派。

一般来说,右是指思想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情况前进,企图开历史倒车的思想和行为。在政治上往往表现为或是反动的,投降的或是悲观的、保守的。这种思想就是右倾机会主义,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被称为右派。如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我党公开反对的是国民党右派分子。后来又出现了对反革命势力妥协退让而葬送革命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与右相对的左,是指革命的、思想进步的,如德国十一月革命的领导者斯巴达克团,就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左派,是德国共产党的前身。又如国民党内部积极支持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何香凝、廖仲恺等都是国民党左派。在文化战线上,积极投身革命的是“左翼作家联盟”。

但是,“左”不同于左。20世纪初,列宁和斯大林开始用左倾和右倾的概念来分别指无产阶级内部的激进派和保守派。当时无产阶级革命力量还比较薄弱,激进派常给刚刚萌芽的无产阶级革命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激进派对革命是有害的、错误的。为了表示贬义,特在左字上添加了引号,即“左”倾。当时的右倾即保守派虽然可能延缓革命进程,但并没有给革命带来明显的损失,因此右字不含贬义。到20世纪20年代末,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力量的强大,无论是激进派还是保守派,都会给革命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于是使用“左”倾机会主义与右倾机会主义来划分无产阶级内部的政治路线错误。同样由于习惯,至今“左”字上的引号一直没有去掉,右字也一直未加引号。
左”是指思想超越客观过程的一定阶段,离开了当时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时的现实性,坠入空想和盲动。可以说“左”是对左的形而上学的极端化。是形式上的左,而实际上抛弃了左所具有的革命的现实性,片面强化了革命的冒进性。在政治上往往表现为扩大打击面搞过火的斗争,实行冒进主义,这种思想就是“左”倾机会主义,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被称为“左”派。如中国历史上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给中国革命和党造成严重损失。十年“文革”是“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它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时期。

大革命时期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这里的右倾机会主义指保守、妥协,不带有反动之意。而1957年反右运动中的“右派”则有反动之意。后来加引号是指并非反动,1959年的反“右倾”斗争也有此意。只不过反右派斗争主要在党外进行,而反“右倾”斗争主要是在党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4
所谓左派右派之分是个历史的产物,分别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左派就是主张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人群。
有一个经常和左派右派混淆的问题就是左倾和右倾的区分。同样是主张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因为对现实的认识不一致,因此就产生了对采取何种措施的分歧,认识落后于实际情况的,我们叫做右倾,认识超前于实际情况的,我们叫做左倾。
一方面,无论左倾右倾,都属于左派,属于认识上产生了偏差;
另一方面,无论左倾右倾,都会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危害,因此就需要即防左又防右。

无产阶级革命家指出现于19世纪末的信仰马列主义,具有革命思想,从事革命工作,并做出重大贡献的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主要代表人物有: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等。

资产阶级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17、18世纪,在欧洲和北美,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冲击,继尼德兰革命之后,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欧洲大陆的主要封建国家也陆续进行改革,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在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摧毁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掌权开辟了道路。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建立了新兴的美国。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而在文革中,我们片面得把自以为影响破坏社会主义发展的资产阶级思想和具有该思想的人进行迫害,称其为资产阶级反革命。追问

追答

亲麻烦给我个最佳采纳么么哒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7-12
【左派】指的是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一系人,是指社会中维护社会中下层利益,支持改变旧的不合理的社会秩序,创造更为平等的财富和基本权利分配的群体,多为共产主义,但是较于当时的认知,左派行为有些许激进,思想和行为上步子都迈得很大的一系人,思维天马行空,所以被右派认为是幻想主义者,举个栗子,简单的说,左派是拥有能力建设囯家的一系人,但是在当时而言,左派的思维实在是太跳脱了,就好像现在的印度一样,明明没有发展太空科技的实力,但是却一直想致力于太空科技一样,不现实;
【右派】是指保守派,又称右翼,在阶级、政党、集团内,政治上保守或反动的一派。右派政治家一般会采取各种保守的政治立场,并且倾向于维护现有统治建制及既得利益,多为资本、权利者,认为应当保守当前,维护自己的利益。
【左右倾】这里我也不太懂,我觉得就是左右派之外的人的的区分,就好比两个人竞选市长,一个市长提倡‘高速发展’(左派);另一个提倡‘稳定起步或者固守现状’(右派),左右倾就是群众的站队称呼,觉得高速发展合理的,就是左倾,觉得高速发展不现实,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就是右倾。
【无产阶级】指的是没有资产、土地的一类人,多为农民、工人底层人民
【资本主义】指的是有资产、土地的一类人,多为地主、权力者、资本家
【反革命家】革命一词本意是‘造反,高朝换代’,不过,革命一词不但用于政治,比如,今年秋耕要发动一次革命,不再用传统的人工作业,选择更加高效的机械作业,还有工业革命、文艺复兴也是一种革命运动,这里的反革命家指的就是反对革命的一类人,反革命家不代表好坏,如果有人说推翻社会主义,建立王朝,提倡封建迷信,这种革命思想就是错误的。
第3个回答  2019-03-04
简而言之,左派就是激进派,右派就是保守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