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所有宫殿名称以及谁住在那里

如题所述

一、太极宫:太极宫是初唐政事活动的中心,高祖、太宗曾在这里君临天下,成就一代圣制。太极宫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原名大兴宫,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改称太极宫。作为唐帝国的正宫,太极宫又称“京大内”,唐高宗时期修建大明宫后,太极宫改称“西内”。太极宫位于长安城中轴线北部,南邻皇城,北靠长安北墙,西内苑位于北墙外,东西两侧分别是东宫和掖庭宫。太极宫是长安第一处大的宫殿群,内有别殿、亭、观三十五所,构成一组富丽堂皇的宫殿建筑。著名的宫殿建筑包括太极殿、两仪殿、承庆殿、武德殿、甘露殿、凌烟阁等。太极宫遗址位于现西安市核心区内,被现代建筑覆盖,尚无条件进行考古发掘。据勘测和文献记载,宫城(包括东宫和掖庭宫)东西宽2830.3米,南北长1492.1米。宫城城墙为夯土板筑,高约10.3米,墙基宽约18米,东城墙部分宽约14米。
二、掖庭宫:掖庭宫是太极宫的一部分,主要包括宫女居住区和犯罪官僚家属妇女配没人宫劳动之处。掖庭宫的北部为太仓,西南部为内侍省所在地。内侍省是宦官机构,负责宫中的一切事务。1978年5月,在西安城内西五台以西、距西城墙240米处发现了唐“光化二年(899年)岁次己未六月癸亥朔二十七日己丑建”的《大唐重修内侍省之碑》,位置恰在原掖庭宫的西南,从而证实这里曾是内侍省所在地。
三、东宫:皇太后的长乐宫位于未央宫东。东宫是中国古代宫殿的称呼,因方位而得名。后泛指居住东宫的储君。东宫也称“春宫”、“青宫”,因国储所居,又称为“储宫”。太后的长乐宫因位于未央宫东而得名。
四、大明宫: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大明宫处理朝政,历时达200余年。大明宫是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是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宫,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三大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大明宫规模宏大、格局完整,被誉为“中国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由大明宫开创的宫殿建筑布置方式,奠定了东亚中古及其后的古代宫殿制度,对后世宫殿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大明宫占地面积约3.2平方千米,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誉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大明宫毁于唐末战乱。1961年,大明宫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9月9日,史诗纪录片《大明宫》在联合国总部首映,开创了中国电影在联合国首映的先河。2010年,西安市在大明宫原址建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梨园原是大明宫中游园之一,因唐玄宗在此地教演艺人,后来与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组织和艺人的代名词。
五、兴庆宫:兴庆宫是唐玄宗做藩王时期的府邸,唐玄宗登基后大规模扩建,成为长安城三大内之一;是唐玄宗开元、天宝时代的中国政治中心所在,也是他与爱妃杨玉环长期居住的地方。兴庆宫位于长安外郭东城春明门内,内部建筑包括兴庆殿、南熏殿、大同殿、勤政务本楼,花萼相辉楼和沉香亭等。唐代的兴庆宫范围东至仁厚庄与理工大西部,西至兴庆西路,南至咸宁西路中段,北至东关长乐坊路南,现遗址开辟有兴庆宫公园。天宝十五年(755年)安史之乱之后,兴庆宫失去了政治活动中心的地位,成为太上皇或太后闲居之所,大多数时间为太后等后宫常驻之地。唐末长安城被毁,兴庆宫便从此被废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