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可以迅速降火?

如题所述

最快的 就是狂吃柑子 还有 喝菊花茶
大多是由于暴饮暴食、娱乐过度、煎炸油食品及酒类摄入太多,导致体内胃火、心火上升。再加冬季气候比较干燥,蔬菜、水果相对吃得少些,常有维生素C和B2的缺乏,容易引起口角干裂。春节期间,许多人暴饮暴食,过食肥腻辛辣、煎炒、酒类等食品,致使脾胃受损,内蕴化热,严重者口角会出现糜烂。

对策:应多吃米粉、绿色新鲜蔬菜、豆类、小米、肉、牛奶等,增加进食品种,粗细搭配。避免进食辛辣、烧烤和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减少对口腔和肠胃的刺激,去除不良嗜好,防止暴食或过饥。

中医专家谈上火

上火有着更深层次的意思,也就是上火的一些广义的症状,比如胃火可以有胃疼、大便干等症状,肺火可以有咯血、咳嗽、黄痰等症状,肝火会有一些烦躁、失眠、女性会有乳房胀痛等。

人体里本身是有火的,如果没有火那么生命也就停止了,也就是所谓的生命之火。当然火也应该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如体温应该在37度左右,如果火过亢人就会不舒服,会出现很多红、肿、热、痛、烦等具体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有火则生、无火则死,正常意义上说来火在一定的范围内是必须的,超过正常范围就是邪火。不正常的火又分为虚火和实火,正常人体阴阳是平衡的,对于实火来说阴是正常的但是阳过亢,这样就显为实火。另一种情况阳是正常的阴偏少,显得阳过亢,这样就显示为虚火。

上火还有什么含义?

上火中的“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表现的部位,再就是表示的一个动词也就是产生火了。一般人认为上火的具体表现一般在头面部居多,实际上中医认为人体是联系的,身体各个部位都应该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那么人体的邪火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是自身引发的还是外界因素导致的?

中医认为邪火大部分还是由内而生的,外界原因可以是一种诱因。总的说来还是身体的阴阳失调引起的。

外感火热最典型的表现是什么?

最常见的就是中暑,通常都是在温度过高、缺水、闷热的环境下呆的时间过长,然后体温也会升高。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外感火热症。一般来说内生的火热情况比外感火热多。比如现在人压力变大、经常熬夜、吃辛辣食物等,内生火的因素比以前要大得多。

很多人认为上火是小毛病,吃点药或者自我调节一下就可以了。实际上上火有的情况下比较轻,是可以自己调节的。但是对于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或者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说还是应该引起注意的。

解决上火的方法

常用滋阴中药

天冬、麦冬、玄参等
常用的清热泻火药
大黄、黄连、黄柏等
常用的解毒消肿药
连翘、金银花、大青叶等

另外中医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等对于治疗上火也有很好的辅助作用。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上要注意多吃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喝酸甜饮料,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少抽烟喝酒。上火和心理状态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其实是人们最好的灭火剂。

这些用于降火的药物所有人都能吃吗?

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火分为虚火和实火,还要看病人是肝火旺还是肺火旺或者别的类型,所以药物不要随便吃,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吃水果也要引起注意,有的水果属于热性水果,比如荔枝、橘子、菠萝、桂圆、石榴等。食品中的葱、姜、蒜、辣椒、酒、辣椒、胡椒、花椒、熏蒸食品,四川的麻辣烫等都是容易上火的。

夏天喝牛奶容易上火,是这样吗?

中医认为牛奶是牛血所化的,因此是有营养的,但是牛奶喝多了确实也是会上火的,尤其是夏天。牛奶的营养成分很高,含有很多蛋白质、矿物质.

什么办法可以使胃火过盛的症状有所缓解?

患者一般除了嘴里有味以外还有大便干燥、口苦、打嗝等问题。现在西医研究认为这种病人很多都是属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医认为一般都是胃火过盛,但是有时候也表现为肝火过盛。调理主要还是饮食调理,要多饮水,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如果是胃火可以吃一些三黄片等药,如果出现肝火可以用丹参逍遥等。

上火了喝凉茶是否有用?

茶一般都是喝绿茶和红茶。绿茶是凉的,有清火的作用。红茶是温的,不主张有上火体质的人饮用。另外除了茶以外还有很多简便易行的祛火方法比如喝绿豆汤就很好。具体喝哪一种茶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来决定,如果是虚寒体质的人一般不容易上火,喝红茶就会起到保健作用。如果特别容易上火的人可以喝一些绿茶。

⊙草莓

草莓不但好吃,还有药用价值。中医认为它有去火功效,能清暑、解热、除烦。

⊙西瓜

西瓜性凉,吃了不会引起上火心烦,而且含有丰富钾盐,能弥补人体大量造成的体内钾盐缺乏。但注意西瓜放入冰箱不要超过3个小时。

⊙大豆

大豆在滋阴、去炎的同时还能补充因为高温而大量消耗的蛋白质。

⊙苦瓜

历代名医都把苦瓜看做夏季清暑热、去内火、帮助改善烦躁情绪的最佳食物。

⊙西红柿

尽管一年四季都可见,但西红柿在夏季最多,最甜,营养也最丰富。它同样可以清热解毒、平肝去火。

⊙喝牛奶

很多人认为夏季喝牛奶会加重“上火”,引起烦躁。其实,夏饮牛奶不仅不会“上火”,还能解热毒、去肝火。中医就认为牛奶性微寒,可以通过滋阴、解热毒来发挥“去火”功效。而且牛奶中含有多达70%左右的水分,还能补充夏季人体因大量出汗而损失的水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牛奶冻成冰块食用,否则很多营养成分都将被破坏。

清热解毒的食物:主要有绿豆、蚕豆、赤小豆、黄豆、生萝卜、茄子 、白菜、芹菜、黄花菜、茼蒿、茭白、竹笋、荸荠、菜瓜、西瓜、冬瓜、冬瓜子、丝瓜、黄 瓜、甜瓜、苦瓜、菊花、荷叶、苋菜、菱角、香蕉、茶水、青鱼、鲫鱼、鲢鱼、牛蛙肉和高 粱等
杜鹃花茶:味甜、性温、具有清热解毒、养颜护肤、和血、调经、祛风湿,治风湿等

功效。

金盏花茶:具有清热解毒、清心润肺、平肝养目、凉血、止血等功效。

白玉花茶:具有行气化浊、止咳治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炎,具有暖胃、清心润

肺、护肤养颜等功效。

金莲花茶:具有清热解毒、治上感、扁桃体炎、咽炎、急性中耳炎、口疮、喉肿等功

效。

芍药花茶:具有清热解暑、去斑、清心润肺、平肝明目、护肤养颜等功能。

玉蝴蝶茶:是云南少数民族的一种民间茶,放入杯中泡似蝴蝶翩翩起舞,茶形秀

美,茶汤清澈茶叶清幽淡雅,玉蝴蝶又是一味名贵中草药能清肺热,利咽喉,对急慢

性支气管炎,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有很好食疗效果。

玉美人茶:是生于东北深山老林中的一种野生植物之花,纯天然无任何污染。功

效:清肝、去火、解毒目赤、头痛、咽炎、去斑、养颜美容。

迷迭香茶:进口,具有增强记忆力,活化脑细胞对头昏目眩及紧张性头痛也有舒缓作

用。 红巧梅茶:俗称妃子红茶,产于祖国西南边疆地区,为历代宫廷饮用必备贡

品,产量极为稀少,在科学发达的今天凝聚了几十年科研人员付出的心血和艰辛,产

量尚未突破100斤/亩,它具有调整内分泌紊乱、解郁降火、补血、健脾胃、通经

络、消炎、祛斑、特别是治疗内分泌紊乱引起的黄褐斑、雀斑、肝斑、色斑、暗疮有

明显疗效。如作外用能使皮肤防裂,变得白嫩、红润的理想的上佳用品。

竹叶青茶:产于四川,具有消暑、清热、去火、化痰解毒等功效。长饮用是上好的保

健饮品。

辛夷花茶:产于云南深山老林,海拔1000-2000米,是野生植物的花,无污染,功

效:消炎、清热、和胃、化痰、流鼻血、鼻炎有一定功效。

芙蓉花茶:产于云南深山老林,海拔1000-2000米,是野生植物的花,无污染,功

效:清热、解暑、活血、消肿、排脓。

雪里开花茶:具有清热解毒、清心润肺、消炎止渴、护肤养颜等功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23

到了这个季节,很多人容易出现感冒、便秘、嗓子疼等“上火”的症状。面对上火,很多人只会喝凉茶,认为这样就是降火。但是有一小部分人却发现,自己越喝火气越重。 其实啊,上火有心火和肝火两种。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下你是哪种火吧。

第2个回答  2019-06-06
第3个回答  2023-01-03

    随时补充水分:“上火”时适合喝柠檬水,多吃柑橘类等酸味的水果。如果不喜欢水淡无味,也可多喝舒缓茶饮,例如薄荷、苦茶、菊花、金银花等花草茶。

    作息时间规则:作息时间规则是预防“上火”的重要措施,如果很难做到,可以在熬夜后尽快饮用一些滋阴清热的茶饮,不要只喝清热解毒凉茶。根据中医理论,熬夜容易耗阴,所以才导致“上火”。

    提升睡眠质量:日夜颠倒更是大忌,许多轮夜班的人,几乎都有火气大的问题,而从事脑力密集工作的人,血液循环会集中在头部,导致疲累却睡不稳,这时可用足浴把火气往下带,让人好睡。

    饮食清淡:饮食应注重平衡和清淡,即尽量做到肉、蛋、奶、蔬菜均衡摄入,不要暴饮暴食,因为食物积聚在胃肠道更容易“上火”。 

    食补:用参须泡水喝,既补气又不会“上火”。温肺益气的莲子汤加上滋阴降火的银耳,也有助于改善口干舌燥。

    增加体表散热:常到户外运动、踏青,多流汗,提升体内废弃物代谢速率,人会比较清爽舒服。

/iknow-pic.cdn.bcebos.com/2e2eb9389b504fc268883e73e8dde71191ef6df5"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2e2eb9389b504fc268883e73e8dde71191ef6df5?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e2eb9389b504fc268883e73e8dde71191ef6df5"/>

扩展资料

    “上火”为民间俗语,又称“热气”,可以从中医理论解释,属于中医热证范畴。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即会上火。具体症状如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牙痛、咽喉痛等。

    “上火”在干燥气候及连绵湿热天气时更易发生。

    一般认为“火”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两大类,临床常见的“上火”类型有“心火”和“肝火”。解决方法是“去火”,即中医的清热泻火法,可服用滋阴、清热、解毒消肿药物,也可用中医针灸、拔罐、推拿、按摩等疗法。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item/%E4%B8%8A%E7%81%AB/510310?fr=aladdin"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上火">百度百科-上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