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台州中秋节不是十五而是十六?

如题所述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称“中秋”;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也叫“仲秋节”。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胜景。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女儿节”。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礼记》中载有两汉时中秋节已具雏形。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至明清时,中秋节已与元旦齐名。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誉为月中折桂。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经朝历代,盛行不衰。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人民传统庆团圆的节日——中秋节,可是台州地区却把八月十六定为中秋节,为什么推迟了一天呢?有几种传说:

  一是:传说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元朝官兵搜查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没想到由于路途遥远,信使走到台州,来不及当夜行动,只好等到八月十六日。当朱元璋将八月十五起义日定为中秋节,台州的中秋节索性也按起义日就定为八月十六。

  二是:方国珍是台州人,世以贩盐为业。元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方在全国首举义旗起兵反元,后曾长期割据温、台、甬三地,人民安居乐业,史称其“保境安民”,百姓感其恩。方国珍还是个孝子,因其老母每逢初一、十五必吃素,他特地将八月十五中秋节延后一天,改为八月十六。这样,老母就能同大家一起欢度节日,什么猪油汤团、火腿月饼统统可以照吃不误。

  其它原因如:

  《温岭县志》:民间以十六月亮较十五为圆;另一说初一、十五为鬼日,故以十六为节日;清光绪《黄岩县志》还说是因为三、六、九是逢集的日子,便于购备物品,才把中秋改为八月十六。

  中秋佳节,最主要的民俗事象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每逢中秋这一日,太平、新河等古老市镇所有店家、酒楼都要重新装饰门面,牌楼上扎绸挂彩,出售新鲜佳果和精制食品,夜市热闹非凡。一些富户人家在自己的结饰一新的楼台亭阁上赏月,并摆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团圆子女,共同赏月叙谈。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或在自家庭园天井里,设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温岭风俗是男不拜月,所以点香拜月悄悄许愿均为女性们的事;儿童少年,则在月下猜月亮之谜、踏月影嬉戏,或听大人们讲述“奔月”、“游月宫”等迷人的故事;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成为墨客骚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少不了吟诗作画,实为风雅韵事。

  吃月饼、赠月饼。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借物寓意,把月饼作为吉祥、家人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吃月饼意味着幸福美满。

  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送亲赠友,联络感情,并意味着良好的祝福。因而,中秋节成为中国人表达亲情的最佳时节。传统的祝福风俗,依然是节日里的“主打歌”,这种风俗一直延续至今,而且还要继续延续下去。

  温岭中秋还有家家食鸭煨芋头特殊风俗。温岭俗语:“八月十六一肚哽,新鸭老鸭芋头梗。”将鸭与芋头煨嫩香美可口,是此节日食物,家家必有。

  女婿携月饼、家鸭拜访岳家,温岭有“带带小囡,八月十六好吃鸭”的民谣,也体现婿辈对岳家的孝敬。

  温岭松门居民多在是夕往东门外招宝山观海潮,颇似钱塘江观大潮。

  社会学的专家说,中秋的团圆情结,缘于骨肉亲情。中华民族自古就特别珍惜这亲情。中秋之夜,天空的圆月,映照坐在庭院中的一家老小,合家团聚,品酒赏月,嚼饼品茗,自然是其乐融融。

  如果把家庭团圆进一步推广,则一个民族历经长期分割而重新聚拢在一起,便叫作民族大团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