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密云县名字的来历,要500字以上,快呀!!!!!!

快快快
要是好的活,可以给悬赏分50

密云历史悠久,约10万年前,已有人类活动,据燕落寨出土文物考证,在6000年以前,密云就有人类聚居成村了。又根据转山会夏家店等多处地下文化遗址考证,当时密云已进入奴隶制社会,为商汤领地。西周和春秋时,密云属燕国,燕昭王设五郡,密云为渔阳郡。公元前227年(秦始皇二十二年),设渔阳县,这是密云地区行政建制最早的记载。公元前207年(秦二世末年)陈胜、吴广戍守渔阳,就是密云。王莽建新朝,改渔阳县为得渔县。东汉时期又改为渔阳县。三国时期密云为魏地。曹操战乌桓,即在密云。西晋初,郡、县俱废。密云属幽州燕国,后又设渔阳郡、渔阳县。公元379年(北魏皇始二年)设置密云县。原址在河北丰宁大阁镇南关村。因县城南15公里处有高山,常年云雾缭绕,名为密云山,这就是密云志所载密云得名的由来。

公元596年(隋开皇16年),在旧玄州处设檀州。公元607年(大业三年)改檀州为安乐郡。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又改密云为檀州。公元936年(后晋天福元年),割幽州16州给契丹。檀州为16州之一,密云为辽地。公元1123年(北宋宣和五年),改檀州为横山郡,公元1125年(宝和七年)改横山为檀州。金太守废檀州,密云为中都路顺州。元朝时,密云为大都路檀州地,以后又复设密云县。 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檀州并入密云。抗倭名将戚继光从浙江调入密云,驻防石匣古北口一带。戚继光在古北口,重修了金山岭、古北口、司马台长城,并在城楼上修了指挥机关。因此,这一段长城,敌楼密布,敌楼楼顶形式多样。指挥所处,玉石栏杆,旌旗招展,楼上修楼,甚为壮观。 戚继光还常游览白龙潭,并提诗留念,诗曰:“紫极龙飞翼北春,石潭犹自守鲛人。风云气薄河山迥,阊阖情开日月新。三辅看天常五色,万年卜世属中宸。同游不少攀鳞志,独有波臣愧此身。” 明代,在密云留下了许多传说故事。相传,明万历皇帝三岁登基,由杨勃抱着上朝。杨想篡位,抱万历捏其睾丸,想致万历于死地。万历却是铜蛋子,不但不疼,反而发笑,杨勃只好另择办法。于是在密云修了新城,在城内的宾阳地方修了宫殿,秘密造了九龙冠,因为时机不成熟,拖了十几年。万历成年,亲临朝政,想起杨勃想置自己于死地的作为把杨勃满门抄斩,拆了宾阳宫殿。密云小南门叫做“迎勋门”,据传做城门的老木工,痛恨杨勃,把一颗虎头钉倒安城门上,因此破了风水,那颗虎头钉被称为“倒吊一只虎”,是密云新八景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1-06
密云历史悠久,约10万年前,已有人类活动,据燕落寨出土文物考证,在6000年以前,密云就有人类聚居成村了。又根据转山会夏家店等多处地下文化遗址考证,当时密云已进入奴隶制社会,为商汤领地。西周和春秋时,密云属燕国,燕昭王设五郡,密云为渔阳郡。公元前227年(秦始皇二十二年),设渔阳县,这是密云地区行政建制最早的记载。公元前207年(秦二世末年)陈胜、吴广戍守渔阳,就是密云。王莽建新朝,改渔阳县为得渔县。东汉时期又改为渔阳县。三国时期密云为魏地。曹操战乌桓,即在密云。西晋初,郡、县俱废。密云属幽州燕国,后又设渔阳郡、渔阳县。公元379年(北魏皇始二年)设置密云县。原址在河北丰宁大阁镇南关村。因县城南15公里处有高山,常年云雾缭绕,名为密云山,这就是密云志所载密云得名的由来。
公元596年(隋开皇16年),在旧玄州处设檀州。公元607年(大业三年)改檀州为安乐郡。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又改密云为檀州。公元936年(后晋天福元年),割幽州16州给契丹。檀州为16州之一,密云为辽地。公元1123年(北宋宣和五年),改檀州为横山郡,公元1125年(宝和七年)改横山为檀州。金太守废檀州,密云为中都路顺州。元朝时,密云为大都路檀州地,以后又复设密云县。
第2个回答  2020-12-25
北魏皇始二年(公元379年)设置密云县。原址在现今的河北丰宁大阁镇南关村。因县城南15公里处有高山,常年云雾缭绕,名为密云山,这就是密云志所载密云得名的由来。手机应用市场搜索下载“宜居密云",可随时随地了解更多密云资讯。
密云区隶属北京市,位于北京市东北部,地理坐标西起东经116°39′33",东至117°30′25",东西长69公里;南起北纬40°13′7",北至北纬40°47′57",南北宽约64公里。
属燕山山地与华北平原交接地,是华北通往东北、内蒙古的重要门户,故有“京师锁钥”之称,是北京重要饮用水源基地和生态涵养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