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近年就业状况

如题所述

学前教育近年就业状况如下:

1.幼儿教育发展迅速,对幼儿教师的需求越来越大。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幼儿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需求急剧增加,幼儿师范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虽然近年来全国一些高校增设了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幼儿教师,但仍然不能满足全社会的需求。比如上海近两年缺1600多名幼儿教师,2004年贵州省缺近万名。

江苏省幼儿教师短缺问题尤为突出。近三年来,柳州每年新增幼儿园近20所,幼师约300-400人,其中幼师毕业生仅占40%左右。幼儿教师缺口很大。

2.早教方兴未艾,早教人才紧缺。

早期教育是21世纪幼儿教育的大趋势。“人才培养的制高点在初级阶段”、“教育从0岁开始”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0-3岁儿童的智能开发是学前教育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新增长点。国内一些大城市已经开设了0-3岁婴幼儿早教机构,但一些中等城市和县级城市的早教机构很少或没有。

目前柳州只有三家早教机构。按照早教机构普遍存在的1:5的师幼比,需要的早教人员数量巨大,但熟悉这个年龄段孩子心理的老师很少,目前也没有专门培养早教人才的高校,严重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尽管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迅速,幼儿入园率达到40.75%。

但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幼儿前三年入园受教育率达到55%,仍有一定差距。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规划的目标有很大差距。要缩短这一差距,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幼儿教师,而这一差距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提供了巨大的就业市场和人生舞台。

从2005年的就业形势来看,学前教育人才供不应求,学前教育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就业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在升学率较高的重庆(2004年为74.5%),少儿艺术体育类毕业生就业率为100%。总之,社会对具有大专学历的高素质幼儿教师需求旺盛,学前教育专业市场前景广阔。

幼儿教师是一种专业职业,是一种“需要教师有严格的、持续的研究,才能获得和保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公共事业”。在中国,这样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都是通过岗前培训来学习的。目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幼儿教师的主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2-01

——收藏!“十四五”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发展前瞻 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学前教育是指对3-6岁的学龄前儿童进行早期教育,是影响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阶段。“十三五”以来,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稳步提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逐步扩大,顺利完成了“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十四五”时期我国学前教育行业将如何发展,本文将从发展重点、发展目标两大方面进行分析。

1、“十三五”发展回顾

——2020年: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85.2%

2020年,全国共有幼儿园29.17万所。入园儿童1791.40万人,在园幼儿4818.26万人。其中,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4082.83万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4.74%。

——2020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4.74%

2、“十四五”发展重点解读

——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普惠性幼儿园是指以政府指导价收取保育费和住宿费的幼儿园,包括:教育部门办园、其他部门举办的公办性质幼儿园、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2021-2022年,我国学前教育将朝着“普及普惠”的方向发展,内容包括: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利用闲置公告服务设施改扩建为公办园、引导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健全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和专业化队伍等等:

——新建、改扩建2万所幼儿园,增加普惠学位400万个以上

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并开展“普惠性幼儿园”提质扩容工程:以人口集中流入地、农村地区和“三区三州”为重点,新建、改扩建2万所幼儿园,增加普惠学位400万个以上。

3、“十四五”发展目标解读

——全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至90%

根据《“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期间,我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至90%以上,2020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已达85.2%,顺利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

——各省市发展目标汇总

此外,全国各省市也围绕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改扩建幼儿园项目等内容,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

更多行业相关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学前教育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