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鸩止渴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是: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一、拼音

饮鸩止渴 [ yǐn zhèn zhǐ kě ] 

二、出处

东汉·班固《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释义:

这正好比为了充饥而去吃附子,为了解渴而去喝毒酒呢?如果这样的话,东西还没有进入肠胃,到了咽喉处就已经断气了。

三、例句

1、事实证明,那种靠毁林扩大耕地的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

2、依靠服用安眠药才能入睡,活像饮鸩止渴,还是想想别的法子吧!

扩展资料

一、近义词:

剜肉医疮 [ wān ròu yī chuāng ] 

释义: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

出处:唐·聂夷中《咏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翻译:二月蚕未结茧,早成抵债之物;五月谷未成熟,也已忍痛卖出。这是挖掉心头好肉,来补眼前烂疮。

二、反义词:

高瞻远瞩 [ gāo zhān yuǎn zhǔ ] 

释义:瞻:视,望;瞩:注视。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出处:汉·王充《论衡·别通篇》:“夫闭户塞意,不高瞻览者,死人之徒也哉。”

翻译:凡是闭塞视听,思想僵化,不能高瞻远瞩博览古今的人,就像死人一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3
第2个回答  2016-01-23
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它的羽毛浸的酒喝了能毒死人。

"饮鸩止渴"典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十八·霍谞传第三十八》:"光衣冠子孙,径路平易,位极州郡,日望征辟,亦无瑕秽纤介之累,无故刊定诏书,欲以何名?就有所疑,当求其便安,岂有触冒死祸,以解细微?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岂可为哉!"

东汉时,有人于大将军梁商之前,诬告霍谞之舅父宋光,私自删改朝廷诏书,光为此而入狱。时年仅十五岁之霍谞上书予商,为光辩白。书曰:"光位极州长,素来奉公守法,无纤介之罪,纵于诏书有所存疑,亦不敢冒死而擅改。犹如人在饥时,以毒草来充饥;而于渴时,饮鸩酒以解渴,甫一沾唇,未入腹中,已告命丧,焉可为哉?"商阅书后,甚觉有理,呈于皇上。未几,光免罪获释。
第3个回答  2020-01-15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07
传说中的一种毒鸟。把它的羽毛放在酒里,可以毒杀人。 原指以鸩羽浸制毒酒来解渴。后喻仅求解救目前之困境,而不顾将来之祸患;或但看眼前之利益,而不顾严重之后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