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的物质形态是什么

如题所述

太阳的物质形态是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又叫做电浆,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及原子团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离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尺度大于德拜长度的宏观电中性电离气体,其运动主要受电磁力支配,并表现出显著的集体行为。
等离子体广泛存在于宇宙中,常被视为是除去固、液、气外,物质存在的第四态。等离子体是一种很好的导电体,利用经过巧妙设计的磁场可以捕捉、移动和加速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物理的发展为材料、能源、信息、环境空间、空间物理、地球物理等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技术和工艺。

太阳系八大行星介绍:

1、水星

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它的平均轨道半径约为0.4个天文单位(一个天文单位的长度为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其体型也比地球要小,半径为2440千米,质量只有地球的5.5%,因此水星表面的引力只有地球的40%。

2、金星

金星与地球在质量、体积、密度上非常相似,首先金星的半径为6000千米左右(地球半径为6371公里),金星的质量约为5亿亿亿千克(相当于地球质量的85%),因此金星的平均密度为5200千克每立方米(地球平均密度为5500)。

然而金星的自转方向却是八大行星中最为特殊的(第二特殊的是天王星),其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反,并且其自转周期为243天,而公转周期为224.7天,也就是自转比公转还要慢。除此之外,金星的表面环境也非常严酷,浓厚且富含温室气体的大气使得金星的温室效应异常强烈,表面温度将近500摄氏度。

3、火星

火星的半径为3400千米,质量是地球的11%,虽然在体积和质量上比不上地球,但火星在数十亿年,也曾拥有过地球现在的气候环境,也许在那个时候火星上就已经存在生命了吧。

但是由于火星内核温度不断下降,导致磁场逐渐消失,使得太阳风可以肆无忌惮的侵扰,再加上本身引力不够强,导致火星表面的液态水以及大气都逐步的消失殆尽,最后才有了今天的荒凉模样,但假如未来有一天人类要到外星球建立殖民地,八大行星中,火星仍旧是第一选择。

4、木星

木星是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颗,按照体积来算,一颗木星需要1400颗地球才能填满,而木星的质量则是其它七大行星质量总和的2.5倍(但仍远小于太阳,仅为太阳质量的千分之一)。

木星的自转也非常特别,因为木星没有固态表面,因此判断木星自转的方式之内通过其表面大气的运转来确定,而木星不同纬度的大气运转并不一致,呈现出一种被称为“较差自转”的方式(太阳自转也是如此),赤道上的自转为9小时50分,而高纬度自转为9小时55分。

5、土星

土星的质量是地球的95倍,它的自转方式与木星一样,也属于自转。很多人会认为构成土星环的物质应该是类似于小行星的固态物质,比方说大块大块的“石头”,但实际上构成土星环的却是“冰块”,并且这些冰块的体积并不大,基本上都是毫米级到米级之间的,而且土星环的厚度也就几十米而已,不过其分布范围相当之广,直径足足有20万公里。

6、天王星介绍

天王星的平均半径是地球半径的4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4.54倍。其内部主要由岩石与水、氨、甲烷结合而成,因此是一颗冰巨行星。天王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是19个天文单位,每隔84年绕太阳一周,其自转轴与公转轴几乎垂直,因此就是在围绕太阳旋转。

7、海王星介绍

海王星的轨道较圆,近日点和远日点的距离相差不大,分别为29.81对30.33,约为30个天文单位,是太阳系中离太阳最远的大行星,也是太阳系中最冷的大行星。一个环绕太阳的海王星需要165年。

8、地球

地球是距太阳第三颗,也是太阳系第五大行星,地球是太阳系中密度最大的行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