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言行举止对孩子影响有哪几方面

如题所述

你好,这属于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可以去家长慕课学习,有好多科学有趣的教育视频,关于这个问题,解答如下:

一.父母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

    加拿大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认为,儿童可以通过观察、阅读、听他人讲述来学习模仿人类的行为。班杜拉及同事的一项著名研究证实了这个观点。研究中,72名幼儿园儿童分组观看两个成人榜样:一个对充气玩偶拳打脚踢,另一个安静地玩玩具,对旁边的充气玩偶置之不理。此后,让儿童玩这个玩偶,观察过暴力榜样的儿童模仿了攻击行为,他们不仅像“榜样”一样对玩偶施以暴力,而且发明了新的攻击玩偶行为,譬如用玩具枪向玩偶射击。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也是最重要的生长环境,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中国的一句俗语“有其父,必有其子”,印证了父母的行为处事对孩子的影响。几个月大的儿童就开始跟父母“咿呀”学语,一岁左右蹒跚学步,孩子学会了说话、走路后,其说话的语调、走路的姿势都可能带有父母的痕迹,这一点在幼小的儿童(幼儿园之前)身上尤为明显。儿童3岁前处在“图谱时代”,他们把人们的行为模式看成一些图谱,照着这些图谱学习各种行为。

    比如父母见到他人问好打招呼,分手挥手再见,对帮助过自己的人说“谢谢”等等,这些都是人际交往中的基本图谱。红灯停,绿灯行,横穿马路走斑马线,把垃圾丢入垃圾桶等等,这些则是社会规范图谱。在儿童的早期生活中,大量的行为图谱来自于父母,他们对父母的行为看在眼里,听在耳中,记在心上,并照此行事,这些行为图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如果父母行为不端,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也可想而知。

    因此,父母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父母就得成为什么样的人,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教育自己的过程。

二.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注意哪些)

    不要对孩子“板着脸”

    父母在回到家后,请务必提醒自己:不管在单位发生了什么,在孩子面前忘掉所有单位里的事情,孩子需要的是父母而不是领导,千万不要把与孩子无关的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因为孩子是无辜的。

    不要忽视孩子的感受

    现出不屑一顾或者和孩子说:没关系的、男子汉坚强点...类似这样硬邦邦的安慰,要充分理解孩子的难过。最恰当的办法是说:我也很难过,我们一起来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解决这件事情好嘛?”

    不要轻视孩子的提问

    当孩子来问父母,“这道题怎么做”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时,如果父母回答他“你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的时候,孩子心里对父母就会产生一种距离感和恐惧感。妈妈最好这样说:“哎呀,这道题妈妈也不是很清楚,我们一起来完成它,好吗?就这样带着孩子来看书。

    不要总说没时间

    母要腾出时间和孩子相处,而沟通的最主要的一个方式就是聊天,了解孩子最近是否遇到开心或苦恼的问题,父母应该充分倾听孩子的想法,然后就孩子的想法寻找话题进行交流,这样会激发孩子与父母交谈的兴趣,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

      总结:家庭教育是孩子一生成就的基石,父母在孩子儿童时给予什么,孩子将来就会反馈什么。不要轻忽你的言行举止,父母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7

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有多大?重视起来,别再做错误示范了

第2个回答  2016-09-20
孩子的心理啊学习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