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视导存在的问题

如题所述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可操作、不可评价。
有不少教师没有基于对课标、学情、教学内容的认真分析,预设的教学目标不准确、不具体,可操作、可评价不强。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思路不清晰,上课随心所欲,跟着感觉走,常常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乱讲一气,抓不住教学的重点,不能很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二、教师讲得多,忽视学生的学。
教师不能真正做到因学定教,常常不相信学生,不敢放手给学生,讲得过多,没有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的老师,披着教学改革的外衣,喊着素质教育的口号,用着多媒体手段,却走着“满堂灌”“填鸭式”的老路。课堂预设的多,动态生成的少。
三、学生练得多,弱化教师的教。
有的课堂,教师用很短时间突击完本节课的授课任务,然后就是学生大量地做练习,教师照本宣科式的所谓讲解答案。这样的课堂,老师的有无,对学生来说,已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多讲不如多练,多练不如多考”,学生把教材内容都没吃透,练习的作用何在,真是本末倒置!
四、“平等对话”成了“机械问答”。
课堂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而有些课堂中“平等对话”成了“机械问答”,一节课下来就是教师满堂问。“知不知”、“对不对”、“是不是”、“怎么样”、“好不好”等这一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了庸俗化的问答,这种课堂上的一问一答,表面上是师生、生生的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在“灌”, 直到学生钻到老师设计好的圈套里,使之“就范”才罢休。
> 五、“自主学习”成了“自己学习”。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有些课堂,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自学,教师准备一些问题,让学生课上看书、自己解决,遇到较难的问题也没有适当的启发和指导,一昧地让学生讨论,直到下课了,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既浪费了时间又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有的课堂是,教师上课的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定,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选,学习伙伴有学生自己挑。这样的课堂,把“自主”学习,完全变成了学生“自己”学习,学生表面上获得了自主的权利,可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教学秩序松散,学习效果很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