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是如何成为唐朝开国皇帝的呢?

如题所述

隋朝末年,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为什么却是李唐得到了天下?大家都知隋炀帝生性残暴,爱大喜功。连年大兴土木,对外不断用兵,繁重的徭役、兵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

此时的百姓,怨声载道,纷纷举兵反抗,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武装起义。河南的瓦岗军、河北的窦建德军、江淮的杜伏威军,逐渐形成了三股强大的起义军势力。雪上加霜的是东突厥汗国崛起,控弦之士40万人,部分起义军联合突厥,向其称臣,对隋帝国的统治带来了毁灭性打击。

李渊虽然是山西太守,又是皇亲国戚(隋文帝的姐夫)。却深知已无力镇压反叛势力,而隋炀帝又十分猜疑,便举兵起义了。此时的李密与宇文化及拥兵自重,这李渊想要混出一番自己的事业,必须处理好与突厥的关系。否则突厥与太原相近,如若起兵南下,万一被突厥包抄了后路,后果不堪设想。

在给突厥信中写道:“若能从我,不侵百姓,征伐所得,子女玉帛,皆可汗有之。” 《旧唐书》明确记载: “高祖起义太原,遣大将军府司马刘文静聘于始毕(突厥),引以为援。始毕遣其特勒康稍利等献马千匹,会于绛郡。又遣二千骑助军,从平京城。及高祖即位,前后赏赐,不可胜纪。始毕自恃其功,益骄踞;每遣使者至长安,颇多横恣。”

李渊门下有一军事刘文静,向其进言了“乘虚入关,号令天下”的战略。

当时天下虽然群雄并起,如宇文化及,虽英勇善战,却无谋略,并无大的志向,只图据地自保,或是瞻前顾后。李渊的起兵战略,以入关夺取长安为军事目标,以开创帝业,最终取代隋为政治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又强调以“废皇帝(指隋炀帝)而立代王” 为策略。时隋炀帝远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关内隋军力量薄弱;中原瓦岗军与王世充激战方酣,均无暇西顾。

这李渊世代为官,家庭教育颇为有成。几个儿子才识、武艺过人。特别是二儿子李世民在李渊起义时,立下了战功无数,募集兵士,扩充地盘。李渊起事后,让李世民及其部下开仓赈济贫民,公开募兵。据《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每天有千余人来投军,“二旬之间,得众数万”。

要说最为人称道的,就是东和李密了。李密起义军有战将千员,实力强大。李渊令温大雅带着他的信去见李密,在信中大肆吹捧了李密一番,表示对李密的拥戴,使其放松了对立远的警备。

这李渊世代为官,家庭教育颇为有成。几个儿子才识、武艺过人。特别是二儿子李世民在李渊起义时,立下了战功无数,募集兵士,扩充地盘。李渊起事后,让李世民及其部下开仓赈济贫民,公开募兵。据《大唐创业起居注》记载,每天有千余人来投军,“二旬之间,得众数万”。

公元617年(隋大业十三年)十一月李渊父子攻下长安,有了稳固的根据地和战略大后方,开始着手来解决其他割据势力,而此前势力最大的起义军李密因和王世充争夺洛阳,已是两败俱伤,李渊坐收渔利。

公元618年3月,隋炀帝在扬州被宇文化及杀害。5月李渊在长安废杨侑,自立为帝,建国号为唐,是为唐高祖。

唐朝建立之初,其管辖疆域只在关中和河东一带。但是,有了这些地盘,已经站稳脚跟的李唐,已具备充足的实力,与各地割据势力展开对决,此时的秦王李世民,率领军兵先后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战役。破薛举,浅水原之战平定陇西薛仁杲(薛举之子),铲除了唐朝来自西方的威胁;击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巩固唐朝的北方;在虎牢之战中,一举歼灭河南王世充和河北窦建德集团,使唐朝取得了华北的统治权;重创窦建德余部刘黑闼和山东的徐圆朗。

可以这样说,唐朝能从一个割据一方的诸侯势力,到一统天下,正是由于其开始之初采取了正确、合乎实际的战略措施。北和突厥,稳定后方;先入长安,夺关明势;韬光养晦,坐收渔利;积蓄实力,问鼎天下,开创大唐盛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9
李渊其实就是凭借着自己是隋朝公主的驸马的地位,然后拥有兵权,在隋朝被天下厌弃的时候,起兵造反建国。
第2个回答  2020-11-29
李渊的太原军在李世民带领下,消灭了隋朝的主力军,于是李渊成为唐朝开国皇帝。
第3个回答  2020-11-28
李渊看到隋末天下大乱,正是一个他们逐鹿天下的好机会,又被李世民陈以厉害的一劝说,就决定起兵反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