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领域对幼儿的发展价值

如题所述

幼儿阶段的社会性发展对个体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及早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供支持,实施社会教育,关乎幼儿个体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离不开外界的引导与帮助,实施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价值体现在支持与引导幼儿的自我意识、与他人互动和习得社会文化的发展等方面。

1.有助于幼儿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
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从幼儿自身出发,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和良好的教育,能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识;给予幼儿实现自我价值和体验成功的机会,能培养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给予幼儿交往和对话的权利与机会,能使其学会自我评价:给子幼儿自由选择、自我决断的权利,能够培养其独立性、自主性和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意识及能力:开展多元、有效的系列活动,能使其学会自我控制。
例如,开展有关自我的社会教育活动,能让幼儿清楚地认识自己的外在特征、长处和短处,了解自己的行为是否适宜等,有助于幼儿发展自我管理能力,如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物品,管理好自已的生活起居等。
2.有助于幼儿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培养健康的个性品质
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能使幼儿在社会生活以及与他人的互动中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帮助幼儿认识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教师要理解并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情感,通过积极而有质量的回应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采用一次有效的策略引导幼儿处理日常生活中的情绪问题。

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注意对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能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教师通过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和氛围,从幼儿的兴趣和内在需要出发,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充分接纳幼儿个体间已有的差异和发展差异,从而使每个幼儿都有发现和展现自我优势的机会。在与同伴游戏、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幼儿的内在动力被激发,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这有利于培养其健康、开朗、活泼的性格。
3.有助于幼儿提升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社会生活
人际交往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幼儿由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缺乏社会经验,缺少交往的必要技能和策略,不知道如何与人沟通、交流。因此,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重在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幼儿学习与他人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在家-园社区合作共育中帮助幼儿不断丰富交往经验,提升社会交往能力。

4.有助于幼儿增进社会学习,促进社会化
社会学习是个体为满足社会需要而掌握社会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以及技能的过程。任何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从出生起,幼儿就要从一个“自然人”逐渐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当然,个体要成长为一个适应社会生活的成员,需要在社会中与他人互动并学习相应的社会经验,必须学习并接受所处社会特有的价值规范、风俗习惯和行为准则。如果这种学习权利被剥夺,幼儿将会永远停留在“自然人”或“生物人”的水平,而无法成长为一个有社会经验的“社会人”。
幼儿的社会化是 个复杂的过程,积极的社会化并不总是自然发生的,它需要教育者创设积极的教育环境并加以适当的影响才能实现。幼儿园社会教育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 是按照积极.健康的社会价值取向,为幼儿创设有教育意 义的环境,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实现积极的社会化,帮助幼儿形成正向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4
每个儿童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中。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构成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条件,特构成了身心发展的重要内容。因为人无论如何“天上是社会动物”,社会是个体发展哪的不尽的源泉和广阔舞台,社会化是个体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过程。
幼儿阶段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幼儿学习怎样与人相处,怎样看待自己,怎样对待别人;逐步认识周围的社会环境,内化社会行为规范;逐步形成对所在群体及其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感悟:幼儿期是形成对人、对事、对己的态度的时期,逐渐发展出幼儿的个性品质和行为风格,不仅直接影响到幼儿的童年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感,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知识能力的形成等,更可能影响其一生的学习、工作及生活。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