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英雄观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0-11-09
  英雄——听到这两个字,你首先想到的是谁呢?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荆轲,还是精忠报国的岳飞?是40岁仍在球场上镇定地说:“不要慌,我在这儿!”的乔丹,还是跟风车搏斗的唐吉诃德?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郭靖,还是那个“君子报仇十年不晚”,酷到了家的基督山伯爵?

  几乎每个中国孩子都是听英雄故事长大的,那些闪耀着光芒的名字让我们循规蹈矩的生活变得精彩,让幼小的心灵第一次因为“光荣与梦想”变得激动不安。

  然而前不久,美国的一份英雄谱却很多中国人大跌眼镜。“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排行前10名中有影星约翰·韦恩,还有几乎和谎言划上了等号的克林顿。中国人疑惑了,老美们心中的英雄到底是怎样的?

  中西文化的差异不是空泛的概念,它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英雄,就是一个差异表现的典型。

  英雄本身是一个相当主观的概念,每个人心中英雄的形象都会不同,中国人和中国人之间,欧洲人和欧洲人之间也有分歧。但是若从宏观角度来看,以较大范围的社会群体为研究对象,在对英雄的理解这个问题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中西英雄观的不同,以及进而揭示的文化根源的差异。

  下面,我将试着从四个方面分析中西的不同英雄观,希望可以阐述得尽可能详尽。

  一、 生命&价值

  在美国评出的英雄榜里,还有十位生活中的英雄。其中一位叫约翰·麦凯思,是越战军人,1967年起他在越南整整呆了六年,但是这六年他没有在战场上厮杀,而是呆在越南人的战俘营里。就是这样一个战俘,回国后不仅受到英雄的礼遇,被颁发了荣誉勋章,后来还走上了政坛,在人们的赞誉中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他在排行榜中列居第六。

  很多中国人面对这样的结果觉得愕然。中国人的英雄,即使不能够宏图霸业,至少也应该视死如归。所谓士可杀不可辱,中国古代故事里,连乞丐都宁可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气节、尊严,这样的字眼是比生命重要的,这与它们真正的现实价值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戊戌变法时,要说社会价值,康有为梁启超可以被认为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但若要论英雄,中国人更愿意选择“以死唤起民众”的谭嗣同。至于他的牺牲究竟有多少价值,这样煞风景的问题,是被回避考虑的。

  自古以来,中国的英雄崇尚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方人却把人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在战场上千方百计地使自己活下来的人是英雄,而悲壮地牺牲并没有多大意义。历史上曾有一个小故事,在一九四五年九月的日本投降仪式上,麦克阿瑟将军代表盟军在投降书上签字时,突然招呼陆军少将乔纳森· 温赖特和英国陆军中校亚瑟·帕西瓦尔,请他们过来站在自己的身后。而这两位将军都是1942年向日军投降,刚刚从中国满洲的战俘营里获释,然后乘飞机匆匆赶来的。就是这两个战争初期就当了俘虏的人,却占据了历史镜头前最显要的位置。麦克阿瑟将军曾经这样解释,这是对他们巨大自卑和精神损失的一种弥补和真诚答谢。在将军眼里,他们不仅为战争做出了贡献,更为赢得生命作出了巨大牺牲,怎能不算英雄?

  相比之下,西楚霸王乌江自刎,并非真的无路可走,却是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宁可死得轰轰烈烈,也绝不愿意苟且偷生。还有战国时期的程婴,在仇人门下忍辱负重十几年,最终大仇得报,却再不愿独活人世。在无比珍视生命的西方人眼中,这些又是难以理解的了。

  西方的英雄观里,很重要的两点就是,珍爱生命,创造价值。

  而中国的英雄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慷慨悲歌里,坚信头可断,血可流,气节不可丢。

  至于这样差异的根源,我有一些个人的看法,在这里一并提出,请老师指正。

  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不管是在西方还是东方,必定是能够做成凡人难以做到的事。

  在中国百姓的生活哲学里,讲究“好死不如赖活着”,讲究“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或许在中国人的观念深处,放弃生命是最难的,死亡最可怕。中国近代的老百姓生活非常凄凉非常悲惨,甚至可以说是看不到希望的黑暗,但是当时自杀的比率却很低。这也说明在中国百姓的传统观念里,活着是一个最重要的本钱。而英雄伟大就伟大在,肯放弃最难放弃的东西去成就事业。说句俗话,死都不怕了,还怕什么?

  而西方人的珍爱生命也跟宗教信仰有一定关系。在基督教里,放弃高贵生命的人是不能进天堂的;而佛教里生命能够轮回转世,小说里很多英雄临死前都会幽默地说一句:“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这对于那些舍生取义的英雄们,多少也是一种安慰吧。

  二、 民族&个人

  回忆一下从小耳熟能详的英雄名字,古代的有岳飞、文天祥,现代的有黄继光、董存瑞、江姐,都是响当当的民族英雄。甚至可以这样说,在中国人对英雄的定义里,最初是仅有民族英雄的。中国英雄的价值重心在于能够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牺牲个人利益。这样的品质在战争时表现为革命英雄,在和平时期,则很明显地具有政治色彩。

  2000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重拍,保尔·柯察金这个久违的英雄形象再次被搬上银幕。由此,却引发了新世纪一场有趣的讨论:“保尔和盖茨,谁是英雄?”

  很明显地,保尔具备了一个革命的英雄需要的所有品质:勇于奉献,勇于牺牲,为了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盖茨,世界首富,在社会主义经典意识形态里,即使不算剥削资本家,也绝对不可能被称作英雄。但是讨论却依旧热火朝天,为什么?因为比尔盖茨就是美国人选出来的英雄。在美国人心目中,他通过自己的独立奋斗和不懈努力,创造了天文数字的财富,创造了无数的就业机会,达到了世人难以比拟的成功,所以,他是英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人的英雄观,是不是无私奉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独立奋斗的精神,有充足的生命体验,有独特的个性魅力。盖茨的例子如果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不妨看看英雄榜前十名的另两位,影星约翰·韦恩,还有飞人迈克尔·乔丹。很明显,在个人成就方面他们非常成功,事业有成,影响广泛,魅力难当,但是影星球星,在中国可以被当作偶像崇拜,但要评价为英雄,听起来甚至是有些可笑的。

  当然西方也有民族英雄,比如圣女贞德,比如戴高乐将军,但总体来说,中国的英雄之价值重心在民族和国家,以民本主义为圆心,而西方的英雄则是个人本位,崇尚的是自我中心主义。

  三、 道德&力量

  在西方,从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中的威武英雄到到中世纪的宗教领袖,一直到近代资产阶级创造的富人英雄,始终围绕着、并且丰富着一个做人的理想——英武的俊杰英雄。英雄主义回荡西方已经历史相当久远。健壮、骠悍、机智、幽默、豪侠、富有同情心和冒险精神,甚至还有浪漫,这些都是西方英雄主义的代名词。而在中国古代,排除狭义的民族英雄不算,英雄最初的意思更多的应该是“圣贤”二字。中国古代的文化作品一以贯之地讲述、追寻着的一个人生理想——成为君子、圣贤。这与西方的英雄品质是相映成趣的。

  看古希腊神话,阿喀琉斯、赫拉克勒斯这些英雄个个都是勇猛彪悍,骁勇善战,是西方传统英雄的典型,有着西方独有的尚武精神和进取心。而中国历来是一个崇尚和平的民族,儒教思想深入人心,认为道德的力量比武力重要。罗素在剑桥大学的演讲上曾经这样评价中国人:“比起白人民族中国人统治别人地欲望远为淡薄。如果世界上存在任何‘不屑于战’的国家,那便是中国。中国人态度的本色是容忍和友善,待人以礼,也希望别人以礼相待。要是中国人愿意的话,他们会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他们只希图自由,不追求统治地位。”也因为中国人这种隐忍的特性,中国的英雄与西方相比,低调的多,崇尚道德的多。

  中国人崇尚的品质,在于高尚,清朗,坦荡,出淤泥而不染。所谓圣贤,其实是这些理想品质的综合,是人生理想的结晶。中国人的人生理想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其中以立德为首,有大德而又建立大功的,或者有大德而又有大智慧的,都在圣贤之列,比如孔子——大德大智的化身,诸葛亮——大智大功的化身,关羽——大德大功的化身。甚至只要道德崇高,即使没有功业和著作,也可进入圣贤之列,比如颜回。相反地,如果德行不良,即使武功盖世,智慧超群,中国人也会把他划入奸雄之类,得不到尊敬。

  总结出以上三点中西英雄观之间的主要差别之后,在翻阅资料时,还发现另一个有趣的小问题,表现了中西英雄很典型的一点差异,在这里也稍加阐述:

  四、 英雄与美人

  西方的传说里,英雄们奋力战斗的时候,背后总是有美女深情款款的目光。比如阿喀琉斯,比如侠盗罗宾汉,比如那个风流倜傥的007。而在中国的英雄故事里,即使是被艺术化之后,也一般是没有女性出现的。自古美女爱英雄,但是中国人说:“红颜祸水。”水浒108将,背后有女性的少得可怜,历史上英雄加美女的组合,通常也没有什么好下场,比如霸王别姬,比如貂蝉吕布,比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

  中国人说:好男儿志在四方,英雄是要以事业为重,国家为重的,英雄是一定要承担起超乎常人的责任,完成历史的使命的。这其中,必定没有儿女情长,没有七情六欲,红颜最终只会成为英雄们事业道路上的绊脚石。明理的美女如虞姬,就会自刎以求丈夫成就霸业。这不仅仅因为封建思想对女性的歧视,也来源于中国人对于英雄超越人本性的要求。

  西方的英雄明显人情味浓得多,爱得深沉,斗得勇猛,让人不得不感叹,西方的英雄真轻松,江山美人,一个都不少。这也是根源于西方的人本主义,不管他是斗士是英雄,他首先是个人,有人需要的一切需要,包括儿女情长,包括七情六欲。而中国的英雄们受伦理道德的规范则严格苛刻得多,至少,要成为英雄,首先就不能是俗世之人。

  综上所述,中西的英雄在价值观,道德观,民族观上都有典型的差别,中国的英雄大多民本主义,西方的英雄大都为个人主义。理解中西英雄观的差异,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根源上的差异。

参考资料:http://mengrai.spaces.live.com/blog/cns!ff59ae36b78a4ffa!196.entry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