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有多年的历史?

如题所述

黄鹤楼位于武昌蛇山之上,以拥有号称“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而闻名海内外,是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也是武昌最著盛名的古迹和游览地,黄鹤楼因其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地势险要、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而位居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首。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以武而昌”,筑城为守,建楼以瞭望。原址位于蛇山西麓下黄鹄矶上(武昌桥头附近)。《元和郡县志》载:“黄武二年城江夏,以安屯戍地也。城西临大江,西南角因矶为楼,名黄鹤楼。”当时黄鹤楼是作战守之用的瞭望楼。《南齐书》有许多与黄鹤楼有关的神话传说,以至后代“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中”。 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旅游观光,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文献记载首推阎伯理于代宗永泰元年(765年)所撰《黄鹤楼记》:“观其矗构巍峨,高标巃嵸,上依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舒,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据传李白读后,浩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为之搁笔。千古绝唱,文坛佳话,更使黄鹤楼名噪天下。 入宋,除大量诗文、碑记外,今有界画一幅尚存。从画面看,黄鹤楼已成建筑群体;下瞰大江,雄峙在紧接城墙的高台之上;主楼屋顶单檐十字脊,周围有小轩、曲廊、重檐华亭环绕。元初,有陈孚、冯子振、丁鹤年等咏及黄鹤楼的诗作;此外,有山西永乐宫混成殿壁画一幅(殿完成于1359年)、上海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藏夏永(元末明初)绘黄鹤楼图各1幅。画面所见,元末黄鹤楼典雅中更显堂皇。 黄鹤楼历尽沧桑,屡建屡毁,屡毁屡建。在明代嘉靖末年(1566年)、万历十七年(1590年)、崇祯癸未年(1643年)曾3次被毁;4次重建于洪武初年(1368年后)、成化年间(1465—1487年)、隆庆五年(1571年)、万历十七年(1590年)以后。弘治、正德年间整修之后,“光彩炫耀,荡摩天日”,形制也由宫殿式变成“下隆而上锐,望之如笋立”,“制方,而补四隅为园”的隽秀的楼阁式建筑。不仅文字记载详细、确切,且有上海博物馆藏明初安政文《黄鹤楼雪景图》,明谢时臣画黄鹤楼图、明末清初托名仇英的江汉览胜图可供参证。在清代267年间被毁四次,分别为康熙三年(1664年)、康熙二十年(1681年)、咸丰六年(1856年)、光绪十年(1884年);重建和大整修6次,分别为顺治十三年(1656年)、康熙三年之后、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乾隆元年(1736年)、嘉庆十五年(1810年)、同治七年(1868年)。清楼的造型和风格虽有变化,总的形制仍为“其形正方,四望如一”。同治楼平面四方,经削嵌增补为12角,明三暗六层,攒尖顶,共出角36个、48柱、360朵斗拱、72条屋脊,是根据我国传统天文、地理、宗教等数字和观念而精心设计的。造型奇特,设计缜密,时为国内罕见。楼的周围,有仙枣、石照、一览、振衣、奇章、压云、搁笔和西爽亭、涌月台、白云楼等亭台楼阁环绕。黄鹤楼自创建历经1700多年,被誉为天下名楼,吸引历代众多著名文学家、诗人,仅旧志中收录的诗文就多达近400篇(首)。光绪十年(1884年),黄鹤楼最后一次毁于大火后,世人曾将奥略楼称为黄鹤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24
相传始建于三国时期,历代屡毁屡建。现楼为1981年重建,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
相似回答